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

這個過程並沒有耽誤太久,兄弟倆聊著閑篇,不多時,趙佖就托著一個大托盤出來了。

趙煦趕緊對自己的親弟趙似說道:“十三,快去扶九哥過來,有點眼力勁。”

“哦。”趙似正拿著趙佶制作的一個木頭小車玩得起勁,聞言趕緊放下,過去獻殷勤:“九哥,我來扶你……哎呀這是……這是皇兄……”

趙佖由趙似扶著,將托盤放到小桌上:“十一弟,你看看我沒把底片裝反吧?”

趙煦已經看傻了:“這……這簡直太神奇了。”

托盤裏平鋪著一張濕漉漉的紙,長兩尺,寬尺半,畫面中趙煦端坐在椅子上,保持著打小訓練出來的姿勢,嘴型是剛剛念“茄子”時候的模樣,但是看上去似笑非笑。

畫面非常清晰,趙煦本來是頗為俊美的人,這種純黑白灰的畫面,自帶一種氣質加成,顯得更加好看了。

趙佶牽起一根繩子,用鑷子將照片提起來,用夾子掛在繩子上:“皇兄,這戲法可以不?”

趙煦難以掩飾心中震驚:“有了這東西,那以後你的畫技,不是再也用不上了?”

趙佶心裏頭偷偷翻白眼:“這東西就是弟弟研究靜物空間向平面表達轉化之用,真要到了繪畫上,每一筆,每一道設色,都是畫者心境裏想要傳遞的東西。”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跟作詩一般,文字稍作轉化,給讀者的感受就不一樣。”

“就如王都尉的佛像畫,才是入道,才是心境傳遞的媒介,像與不像,那只是下層的東西,剛剛入門而已。”

“境界未達,殊無可稱。因此這個取影機,是永遠無法代替作畫的。”

“這些東西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觀摩練習才能養成領會,皇兄萬翰宸幾,理會不到這些來,也沒啥。”

趙煦伸手就給了他一下:“你還得意上了!”

趙佶受王詵的影響頗深,除了在畫道上一脈相承,也學了輕佻的臭毛病。

不過不是皇帝,不做壞事兒,嫖完妓還知道給賞,這種輕佻在如今的大宋也不算什麽大毛病。

大宋對才子格外寬容,趙佶反倒因此在民間得了個“魏晉風流”的好評。

其實趙煦自己心中也很得意這個聰明伶俐的弟弟,打完趙佶又忍不住笑:“自打二十一節度後,我宗室裏邊還沒有拿過皇家傑出貢獻獎吧?”

“有了十一你這玩意兒,今年這獎無論如何是跑不掉了,就是不知道該算物理、化學,還是算美術。”

“這畫我一會兒帶走,改天十一你把這套搬宮裏去,給太後、太妃、皇後也來幾張。”

趙佶轉著眼珠子,低聲道:“皇兄,我那裏還有一套花穗娘的素體畫,要不要看?”

這個色胚!趙煦忍不住又拍了他一下:“又作死,趕緊燒掉!讓娘娘知道,連我都救不了你!”

沉吟了一下,又義正辭嚴地道:“嗯……為了防止你留底,為兄要逐張檢查,親自監督!”

趙佶:“……”

……

李娘子素體畫不好看,太過豐腴,在唐代或者算大美女,在宋代……反正讓趙煦看得大倒胃口。

不過看完之後,他倒真有些相信這個弟弟是出於研究人體構圖的目的,而搞出來的大風波了。

自己這靈秀弟弟口味,不該這麽重才對。

九月到了,離太皇太後喪期已滿一年,可以開始用樂。

此次前來理工學院,還有件事兒,就是聽趙佖創作的第一部鋼琴曲——《春江花月夜》。

江流婉轉照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趙佖的視覺是童年的記憶,甚至可能壓根就沒有記憶,但是在他的音樂裏,卻將視覺表達得非常的玄妙,透徹,優美。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本身就是以時間月色的流轉,景物光影的變化和人世滄桑的片段為元素,層層呼應,層層推移,層層遞進,過了頂點,又漸漸一層層退出,最後定格在落月搖情的孤獨感上。

音樂對人的沖擊,比繪畫還要透徹,趙煦或者體驗不到趙佶畫作當中的情緒,卻能夠感受到趙佖鋼琴曲中濃郁的思念之情。

不用問趙煦都知道,趙佖這首曲子,是為太皇太後而作。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還有安慰趙煦的意思在其中。

哀而不傷。

將這首曲子作為太皇太後喪後的第一首音樂,趙煦沒有覺得是對太皇太後的不敬,相反,是他的子孫,紀念她的最好禮物。

……

當晚,趙煦拿著自己的肖像攝影,得意洋洋地回宮跟孟皇後顯擺,倒的確是給了孟皇後一個驚喜。

於是孟皇後美滋滋地將趙煦的肖像加了畫框懸掛起來,還在畫像前擺上幾案,布置上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