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花塔子鋪

看過地圖,了解了方面指揮心態,蘇油繼續前往花塔子鋪。

花塔子鋪位於最前線,和遼國的飛狐寨,相隔僅僅一條山溝。

而且是俯視,這一點,對於處於地勢下峰的大宋來說,尤其重要。

花塔子鋪並不大,但是位於大茂山的山巔之上,是一個方圓二十步的小城堡。

最初這裏只是一座木棚,後來變成了碉樓,後來變成了四座碉樓,再後來四座碉樓之間修起了城墻和寨門,漸漸變成了一座城堡。

現在城堡臨遼國的北面,碉樓又依托堅固的城墻,被改造成了九層的石塔,城墻下四層,城墻上五層,頗有歐洲中世紀領主城堡的風範。

其實這也正常,用途差不多,工藝差不多,人類的智慧在同一文明發展階段,能搞出來的東西,其實也差不多。

最多就是文化美學風格上有所偏差,不夠這個堡子,沒有這些東西。

也不是完全沒有,比如花塔子鋪門口,就歪歪扭扭地用紅油漆刷著一首“詩”。

花塔鋪中光棍多,後邊就是宋山河。

遼狗若想經此過,先問爺爺可不可!

蘇油不禁哈哈大樂,連眼淚都笑出來了。問折可大:“這是哪位高才的大作?”

折可大臊得滿臉通紅,低著頭道:“上次來還沒有,指定是姚麟這貨來巡察的時候幹的,末將這就讓人給他抹了!”

“別別別……”蘇油連忙制止:“詩以言志嘛,所以這就是好詩,不信你問劉學士。”

劉奉世也已經樂得前仰後合了,老頭本來就滑稽,聽蘇油這樣一說,也是連連點頭:“司徒說得對,這……詩吧,直抒胸腋,正氣充盈。除了罵遼人為狗有些不符合朝廷申好之意外……”

蘇油表示沒毛病:“劉學士卻是沒好好讀,到底沒有領會到該詩的深意曲旨。”

“人家姚老二寫得明明白白,罵的是那些想從這裏侵宋的外敵,並沒有包括和大宋申好的遼國人在內。”

“哎呀對對對……”劉奉世趕緊更蘇油拱手:“受司徒教了,這就叫區別對待,有禮有節,卻是老夫沒有讀細。”

“雖然出律粗野,但是終不能以文害意,嗯,如此說來,大致也算是文章翹楚了。”

折可大本身就是蕃人出身,實在搞不懂這些,如今姚老二的詩竟然蒙兩位朝廷大學士點評,還都說好……

或者……也許……給姚老二蒙著了一回,當真寫出了一首佳作?

進入寨子之後,蘇油知道花塔鋪的“文氣兒”怎麽來的了,兩側的墻上,用水泥和炭黑塗抹出兩處黑板,上邊竟然辦著板報。

這玩意兒,後世中世紀邊防城堡裏頭絕對沒有。

這裏駐守的新軍也就百人,相當於後世一個連,根據種花家的特性,城堡的外邊還開辟出了無數的菜地、甚至還有麥地和羊圈。

城堡也沒有完全在大茂山峰頂的最高處,而是位於頂峰下的一處臨崖緩坡之上,峰頂上只有一個小觀察哨,有一條小路通上去。

很明顯,這是為了解決駐軍的引水問題。

堡內的格局很緊湊,軍士們都居住在城墻上的小房間裏,內部竟然還有一個小校場。

這裏的協衛名字叫樸山,蘇油在跟他拉家常的時候,才知道他是陜西的熟蕃。

不過現在樸山的身上可是一點蕃人的影子都看不出來。他的婆姨是漢人農家女子,在秦州受著帶娃。

樸山也從來不喜歡民族服裝,當年就是為了新軍發制服錢糧多,才想盡千方百計混進新軍隊伍裏邊來的。

樸山為人粗豪直爽,倒是頗得寨內軍士們的愛戴,但是文化不高,城裏的板報,卻是他的副手劉雲搞出來的。

劉雲是軍事學院七期學員,偵察科畢業,屬於喜歡動腦子那種人,不過現在不在寨子裏,聽說帶著五個手下去遼國那邊偵察去了。

這是章惇知定州時候給開的口子,允許前線部隊直接入遼國境內百裏偵察,蘇油估算了一下距離,如果劉雲真這麽幹,那遼人的飛狐和靈丘兩處縣城,都在偵察範圍裏邊。

想到這個蘇油就問:“劉校尉進沒進過靈丘城?”

樸山大大咧咧地說道:“劉秀才哪兒成,俺倒是常去靈丘、飛狐做買賣。”

“買賣?”

“啊,這是秀才的主意,讓我裝成駝客,拉著布匹和燒刀子,去兩個縣城做買賣。”

“遼人許你們大搖大擺入境?不都是在榷市交換嗎?”

“那是俺們這邊的規矩,不準他們過鐵絲網,他們那邊沒這麽嚴。”

“我有燒刀子的路子,過關容易,駝客們可願意跟我搭夥呢。”

說完又道:“遼國皇太叔改了章程,不許貿易,也不許入境,所以今年的行情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