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

蔡京比章惇來得快:“臣請問陛下起居,皇後起居,太後起居。”

趙煦說道:“聖躬皆安好,今年秋收全國糧食比前年翻了一番,相公當年給朕許下的兩年一番的成績,果然是說到做到,很好。”

蔡京躬身笑道:“其實好處大頭都被地方上拿了,如今各地倉廩都在忙著調倉兌糶,收新出陳,章惇正想求請陛下,遣使臣前往各路按治,這種時候,最容易出現貪汙。”

趙煦說道:“司徒在河北也提及此事,如何保有國庫糧食的新鮮程度也是個大難題,國家糧庫不比金庫,需要不斷更換,否則會造成巨大浪費。”

蔡京笑道:“如今遼國糧食大量短缺,今年上京道、中京道、東京道三路攪擾,收成大減,臣的意思,是將這些陳糧,拿去沖抵鐵廠債券的相當一部分。”

“還有,陛下之前收進的絹鈔,也可以出一部分與遼國消化,遼東王丞相許諾過的,一年要消化陛下五十八萬貫絹鈔。”

趙煦擺手:“這個也太狠了點,過了就不好了,免得人家說我大宋欺負文妃孤兒寡母。”

說完沉吟了一下:“今年這五十八萬貫,就算皇後送給晉王的禮物,讓蘇制使在遼陽,用這筆錢建學校吧。”

蔡京躬身道:“陛下仁被天下,澤及蒼生,臣必恭敬後從。”

不多時,章惇與章楶也到了,眾人給趙煦請安過後,開始聊起今天的議題。

章楶站在地圖前,首先跟所有人分析了遼國當前的局面。

“遼國北廷如今看上去疆域最廣,北抵北海,南至松山,西到金山,東到混同江,黃龍府。”

“但是北部皆茫茫草野森林,諸多部族群居期間,以放牧遊獵為生,雖然奉遼為主,然遼人也拿不到什麽賦稅,多以獺、鹿作為貢獻,遼廷任由散居。”

“其中包括室韋、五國、黃龍女直、金山遙輦、叠刺、韃靼諸部。”

“真正能夠供給上京道錢糧的地方,就一個長春洲。”

“北院大臣,現在以蘭陵郡王蕭奉先,樞密使秦國公耶律儼為主,還有上京留守耶律慎思,北府宰相蕭托蔔嘉、北院參知政事王師儒等治政人才,軍事上依靠太傅蕭兀納,太保額特勒,漢人行宮都部署蕭特末、東面行軍副統酬斡,烏庫節度使耶律慎嘉努,殿前都檢點耶律大悲努。”

“不過北廷衰朽腐敗,尤其是蕭奉先和耶律儼,朋比為奸,打壓正臣,不斷提拔親信,大肆貪瀆。皇後臨制,又不得不倚仗外戚,因此政治上……”

說完章楶都不禁搖頭。

“軍事上,上京道還面臨兩個巨大的威脅,就是西邊的韃靼,和東邊的女直。當然,如今大宋已然開始對遼東實施有效控制,其實也是潛在威脅。不過鑒於目前政治態勢,為了不刺激遼國南北上下,還是以穩定局面,收攬人心為主要攻略。”

“東京道的情形陛下應當非常清楚,軍事上依靠大宋,政治上由文妃和王經主持更化後,局面越發穩定,也越發倚賴我朝。”

“中京道年前被韃靼和魏王肆虐,當地民心是趨向遼東道的,加上馬人望和東京道錦州太守馬彬的父子關系,如今馬人望持中立態度,以恢復民生為主,每以外臣自居,並不主動參與政事議論。”

“但是馬彬是絕對倒向遼東的,北廷如今遣使入宋,願意開放潤州,其實也給了我們爭取中京道的機會。”

“接下來就是與我朝直接接壤的西京道和南京道。”

“長城以南,我朝邊境線以北,雲內州以東到海濱,就是如今遼朝皇太叔與魏王父子的控制範圍。”

“遼國契丹本部禦帳親軍,宮衛騎軍兩部精銳兵馬,已經在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兩次大敗中折損殆盡,如今上京道尚存蕭奉先所統五萬,蕭兀納所統三萬,額特勒南歸殘軍三萬,其余臨時征召的奚漢京丁四萬。不過這十五萬人的戰力,和之前折損的二十余萬,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中京道和東京道的兵馬不足一提,倒是皇太叔魏王一系,一直保留實力,坐擁大同府析津府兩路繁華之地,帶甲十五萬,以前是提防我大宋的主力,其戰力不容小覷。”

“所部臣子,以李處溫兄弟為政,李處溫本是靠讒佞蕭奉先得進,以貪汙聞名。魏王北征時,李處溫舉家投靠魏王,後被帶回南京,深得重用。”

“其下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皆當年馬人望舉薦,倒是頗有清能之名。”

“戰力多為析津、大同兩京鄉軍,軍事魏王自領,以蕭幹、回離保為副,蕭余慶為監軍。”

“其下將領多為漢將,以驍銳出名的有張覺、張敦固等人。扼守天險,以抗我朝。”

“不過其境有個巨大的問題,就是逼促狹長,幾乎就是桑幹河即其支流拒馬、白溝的全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