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

當晚蘇利涉主禮,按照宋人的風俗,讓金大忠隆重迎娶了耶律南仙。

沒辦法,女直人的禮節太粗鄙,要不被遼人看輕,只有用宋禮來壓制。

蘇利涉是宮裏出來的老人,玩玩這些套路不在話下,果然讓大家都很有面子。

之後的幾天,耶律南仙就被蘇利涉帶著,熟悉女直狀況。

耶律南仙是遼人,蘇利涉是宋人,但是起碼還有個兄長在,耶律南仙可以不信蘇利涉,但是總不能連自己兄長都不信。

大家都是聰明人,蘇利涉的做法雖然讓耶律南仙不可理解,但是是不是在騙她,耶律南仙心裏也清楚。

蘇利涉就真的好像一個大管家,對新入門的當家主母交代夫家財產,經營,規矩,家人那般,一五一十地告知耶律南仙,完全是一副交卸內務的架勢。

蘇利涉這樣的態度,對於耶律南仙快速進入自己的角色,是具有莫大好處的,也讓耶律南仙對這個宋人反感不起來。

蘇利涉告訴耶律南仙自己早就該回宋朝養老了,大宋的陛下早就虛節度使、宮觀使之位以待。

之所以一直待在完顏部,其實就是不放心大忠,現在這孩子終於娶親了,自己也終於可以交卸擔子了。

而在蘇利涉的介紹下,耶律南仙也對女直的實力有了個正確認識,心中暗自吃驚。

現在的女直,秋日分粟之後,會分作兩部分,一部分留守混同江,守著祖地,以漁獵為業,繼續錘煉筋骨。

另一部分會南下,沿混同江移動到回跋城,然後繼續溯流而上抵達白山部,翻過一道山脊,就到達了淥州上遊的白山林場。

他們會在那裏伐木到三月,將松木、胡桃、楸、柞、椴、榆、楊、樺等木材堆積起來。

其中有一種水曲柳,因為木紋非常美麗,在大宋備受好評。

直到三月冰破,春水大漲的時候,鴨淥江水道就進入繁忙的季節,會有無數的木排從河源林場放下,被鴨綠江沿途四州接收,大部分會在珠州匯集,由海船拖到膠東去。

還有無數的女直人,或水路或陸路,帶著獸皮、鹿茸、人參、藥材、蜂蜜、蜂蠟、沙金等珍貴物資,前往四州交換大宋的貨品。

四月中旬,攜帶大宋寶貨的部民會回到混同江畔,繁忙的農耕開始了。

作物主要有三種,土豆、大豆、玉黍,今年蘇利涉準備引入一種新物種——甜菜。

混同江土壤肥沃到讓人發指,但是受到天氣影響,只能在四月末才開始種植作物。

不過因為日照條件的優異,一旦氣候適宜,種下去就會瘋長。

雖然只有一季,但是收獲卻足以讓蘇利涉在完顏部獲得景仰甚至崇拜。

有了土豆和玉黍,就有了主糧;有了大豆,就有了油料;有了甜菜,就有糖,那是和白頭山的蜂蜜一樣,能夠讓人產生幸福感的東西。

蘇利涉帶來的幸福還有很多,比如蜂桶,讓女直人可以無需去巖石縫,樹洞裏掏蜂蜜,平時只需要做好防熊工作就行了。

比如各種捕魚的網具,籠具,堅固的釣線和鋼鉤,讓捕魚的效率遠高於原始網具。

還有美食,得益於兩種調料——大醬和蝦醬。

遼東耀州的海鹽,曾經是遼國對宋走私貿易的重要物資,後世那裏的食鹽,曾是品質最佳的貢品。

扁罐對文妃提出的遼東恢復方案中,有一條就是引進大宋資金技術,擴建耀州鹽場,興建錦州、蘇州、平南鹽場,增加食鹽產量,發放鹽引,以遼東鹽業為經濟手段,影響周邊。

其中中京道、上京道、女直地區,都是重要的食鹽輸出地。

鹽,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必需品,這樣的手段,讓上京道完全沒有相匹敵的經濟辦法相對抗。

當然這才只是剛剛開始,效果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但是至少女直人和遼東的聯系更加緊密,遠不是北廷派出一個本就毫無忠心的耶律南仙,便能夠扭轉過來的。

對女直老百姓來說,遼東鹽業興盛,也是大好事,至少他們獲得食鹽的付出,遠比之前便宜了一半不止。

效果就是大醬提前出現在東北大地,現在幾乎是每個女直婦女都會的手藝。

除了甜菜,隨著北廷的衰弱和部落的強盛,蘇利涉甚至準備讓女直人開始建造木屋,實現定居。

還準備從大宋引入豬種,從極北面奴兒幹人那裏引入大鹿,招募馴鹿人,在女直試行家庭式畜牧業。

從遊牧變定居,從部族變家庭,從屠刀變轉經輪,這是蘇油對付周邊各族的終極奧義。

之後才是炮火對弓箭、鋼鐵對肉體,供給對需求,文明對野蠻。

現在的女直是強大的,但是雖然其擴張的速度還在增加,加速度卻已經開始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