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

舉著望遠鏡看向鬧哄哄的城樓,種諤對折可適問道:“二郎,這法子到底行不行啊?”

折可適也舉著望遠鏡觀望城樓:“有棗沒棗打一杆唄,大同城城墻太厚,張覺又拆除城門周邊建築,填實了門洞,速射炮口徑太小,敲不開。”

說完放下望遠鏡,一臉的怨氣:“都怪太尉你舍不得九原積攢的那點家當,要是能夠將霹靂炮拉過來,都不用這些花樣。”

種諤繼續觀察城樓,嘴裏說道:“一門大炮一千五百斤,加上炮彈,一車兩千斤,三月都幾場春霖了?你能從草原上拖得過來?不影響大軍速度?”

“騎軍之利,在利用高速投放部署,攔擊邀截。在運動中滅敵,在野戰中逞威。重炮,那是步軍和車軍的玩意兒。”

“就算從沙壘底下挖地道過去實施爆破,或者利用夜戰占領一段城墻,保護大軍清理門洞,不都比拉炮來得快?”

“那太尉還任由我們放風箏?”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嘛。”種諤也終於放下望遠鏡:“大同城裏如今各族混雜,人心本來就不齊……就如二郎剛剛所說的,有棗沒棗,先打一杆唄。”

折可適感覺種諤是在調戲自己,但是又沒有證據。

自從被遼國小兒擺了一道之後,大宋兩個“將種”常常都有這樣的感覺,都快要落下病根了。

想想幹脆放棄:“我去找種八,看看炮位。”

種諤點頭:“那你們快點,要是事成,還有任務給你們。”

一個時辰之後,留守參知政事左企弓,在張覺和康公弼的攙扶下,來到了府衙外。

無數城中的百姓、軍士,也都聚集到北城,齊齊望向城南的大城門樓子。

一個時辰剛到,就聽見城外響起轟隆轟隆幾聲炮響,朱雀樓被數枚炮彈集中,整個大樓中猛然竄出一道道焰雨,跟著數個紅色的巨大火球從破碎的門窗裏噴射出來。

火焰有兩類,一類朝上升,將整個朱雀樓盡數籠罩於烈焰之中;一類紛然降落,流淌,粘在磚石上繼續燃燒。

城中頓時亂了,無數之前不拿大宋警告當事兒的百姓和守軍,現在驚慌失措地大喊著,從城南奔過來,恐怖的情緒又帶動滿城百姓,繼續向北跑。

朱雀門坐落在甕城之上,倒是不用擔心火頭會蔓延到城中,但是如此恐怖的神威,徹底震懾住了合城軍民。

左企弓顫抖著嘴唇:“此戰不可繼續了,張統治,遣使出城……告訴他們,我們選……中策。”

張覺擔憂地道:“參政……”

左企弓搖頭:“陷城之罪,老夫一力承擔,城中還有數十萬百姓軍民,試想宋軍將這種軍器施加於城中,會是什麽慘況?”

康公弼對著左企弓深施一禮:“學生去和宋人交涉。”

……

紹聖三年三月,癸巳,西京道雄城大同府陷落,仁聖朝參知政事左企弓、城防都統張覺、樞密承旨康公弼,攜合城軍民,以及西京一道圖籍、賬冊,開城投降。

種諤按照事先協定,以大同府所存尚多的軍資、幹糧,分配給各路難民,勸喻他們返鄉耕作。

大同府守軍也照此例,因為能走的基本都被和魯斡帶走了,剩下的多是當地有家有業的漢軍,大多數願意選擇歸鄉務農。

大軍真的做到了謹守承諾,妥為安置、去留從便,不擾民不苛索。

種諤也以此為條件,要求左企弓、張覺、康公弼配合,同時將已經被下入大牢的密諜們拯救出來,讓密諜頭目,大同府富商謝景升出面安撫城中士眾。

謝景升出來後,首先聯絡士紳,分派職事,十日之後,遼國西京道闔道安定了下來。

事後左企弓堅決要求離開大同府,北上尋找自己的主子,張覺本欲降宋,但是他在大同府已經得罪了謝景升等一幹士紳,只好帶著親隨隊伍三千人,以護送左企弓為由,一同離開。

康公弼倒是想要跟隨老師北上,卻被左企弓嚴厲拒絕。

左企弓知道自己此去兇多吉少,而且也知道仁聖這個短命王朝已然雨打風吹去,堅決不許自己弟子跟隨自己一同赴死。

以將他留在大同,監督大宋官軍作為,使其遵守事先承諾為由,將他強留在大同府。

左企弓的施政能力是非常強的,這就是被李處溫這種奸臣耽誤的幹才。

十天之中的作為,也讓種諤頗為佩服,很舍不得他走,一再慰留,無奈左企弓去意甚堅。

種諤只好給他配備最好的車馬,率眾將和幕府,出城相送。

交戰雙方,居然如此禮讓謙恭地交接城池,勝利一方恭送失敗一方安然離境,要是蘇油在此就一定會說,這尼瑪,很有民國軍閥內戰的味道。

看著左企弓和張覺遠去的背影,種誼不禁嘆氣:“左公這樣的人才,留給和魯斡耶律淳,實在可惜了。今後會不會成我大宋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