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他的故事(第2/3頁)

作者本身就是孤獨的對吧?如果不能欣賞和享受孤獨帶來的寧靜、冷清、廣袤、孤寂,又如何能忍耐住痛苦去創造另一個世界呢?

摩利每天淩晨五點到上午十點,把自己關在地下室的書房裏,書桌上只有一盞發黃的白熾燈,伴隨他的是灰塵飄落桌面和筆尖摩擦紙張的聲音(對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紙筆寫作了,電腦很方便。他擦掉屏幕上的“筆尖摩擦紙張”那幾個字,改成“敲打鍵盤”的聲音)。

有一天,摩利苦思冥想幾個小時,只在文档上留下兩百多個字的時候,忽然聽到從房間的某個角落裏傳來“咚”一聲。

什麽東西掉下來了。

摩利嚇了一跳,以為是老鼠,不過那“咚”一下之後再沒有別的動靜。

他小心翼翼地來到聲音傳來的角落,在積滿灰塵的箱子後面發現了一個方塊。

一個金屬方塊,正上方有一道小口子,有點像零錢罐的投幣口,但是要細一些。他試了試,最小的硬幣也塞不進去。這真是個漂亮的方塊,光滑的表面毫無瑕疵,像鏡子一樣閃閃發亮,兩個側面一邊寫著“是”,另一邊寫著“否”。

他把它放在寫字桌上,研究它是否能打開,搖搖它聽聽裏面有什麽聲音。

他確定這個方塊裏一定有秘密,只是自己還沒有找到打開它的竅門。接下去的幾天,他無心寫作,拖拖拉拉,每次都只有幾百字,剩余的時間一直在研究方塊。終於有一個深夜,他如有神助,短短半小時裏就完成了一個精彩叠出的故事。打完最後一個字,他意猶未盡,沉浸在那種漫遊仙境似的氣氛中。就在這時,他聽到一個古怪的聲音,像是那種收銀台的機器打印票據時發出的響聲,一張字條從那個方塊的小口子裏吐了出來。

他好奇地閱讀紙條上的內容,上面寫著一個人名,這個名叫邁克亞當的人是一個社區神父,為人善良、溫和、樂於助人。紙條末尾寫著“他該死嗎?”

當然不。摩利覺得邁克亞當神父是個好人,好人應該活得長久。

他還在思索自己是不是認識一個叫邁克亞當的人,第二張紙條又冒了出來。

這次紙上是個名叫黛博拉的女人,她經營一個中古商店,養了一只名叫“飛梭”的小狗。

她該死嗎?

也不應該,她待人親切,總是把好東西以便宜的價格賣給客人,開店的目的只是因為喜歡從陳舊的東西裏發現有意義的故事。

第三張紙條提到一個叫馬洛的年輕人,是個消防員,曾經在火災中救出一個剛滿月的嬰兒和一只燒掉半邊毛的小貓。他值得人們的敬重和熱愛,摩利希望他能活得幸福。

第四張紙條出現的時候,伯恩·格裏芬的名字映入眼簾,這個惡貫滿盈的罪犯,殺害了一個汽車旅店的店主夫婦後,搶了他們的車開始逃亡。在被警方追逐的過程中又撞上一輛正在路邊維修的小車,撞死一對雙胞胎姐弟和母親,修車的父親逃過一劫,卻被碾碎了雙腿。

他該死嗎?紙條問。

摩利覺得和前三個人相比,伯恩·格裏芬毫無疑問是個該死的罪犯。

該死的——人們不是一直都這麽說嗎?

他把紙條放在方塊邊上,邁克亞當神父、中古店主黛博拉和消防員馬洛放在“否”的一邊,伯恩·格裏芬單獨放在“是”的那一邊。然後他睡著了,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在夢裏,他身穿銀色盔甲,手捧一把鋒利的長劍。他的面前站著很多人,陌生的面孔,向他伸著雙手,不知是在求救還是在掙紮,真的很難分辨。他環視四周,不知該讓自己的劍落向何處。

然後,夢就醒了。他睡了一整天,卻只記得身上沉重的甲胄和舉不起來的利劍。

第二天,摩利在報紙上讀到了伯恩·格裏芬在監獄被獄友殺死的新聞。

讀到這裏,他立刻神經質地把目光投向那個閃閃發光的方塊。

摩利深感不安,傍晚時分,他聽到敲門聲,是個穿著黑色法袍的神職者——他友好地自我介紹,說自己名叫邁克亞當。摩利十分震驚,認為這絕不是巧合。

第二天一早,他開車把整個社區逛了個遍。

他看到了中古商店的黛博拉,一個有著棕色卷發的高個女人,門外的長椅上趴著她的愛犬“飛梭”;他也去了社區消防站,馬洛出去巡邏了,墻上有他的照片。

又過了幾天,深夜時分。

方塊吐出另外四張紙條——四個人的名字,讓他從中挑一個該死的。

一開始,這個遊戲很容易玩,因為四個人中總有一個罪大惡極,判多少死刑都不為過。摩利把紙條放在“是”的那邊,第二天就會從各種渠道得到對方的死訊。

他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他沒有權利決定別人的生死,但是看到那些累累的罪行,又會不由自主地把紙條放在“是”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