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紈絝兒子(十一)(第3/6頁)

邵瑜本就是隨口編出來的病症,此時只得敷衍道:“醫者不自醫。”

邵嘉善這才徹底放下心中的疑慮。

清寧雖然是個小縣,但縣裏的事情卻並不少,邵瑜上午處理公文,下午卻也不是一直待在衙門裏,偶爾也要出各地走走看看。

邵嘉善和邵嘉良兄弟倆,跟在邵瑜身後也累得夠嗆,兩人不是單純的跟在父親身邊看著,大多數時候,也都被邵瑜支使著,切身參與各項事務當中。

兩個毫無經驗的人,哪怕是縣令家的公子,一開始也犯了不少錯誤,甚至還被縣衙裏的書吏給比了下去。

“大哥,這樣不行,咱們一定要盡快上手,絕不能再被人嘲笑了。”邵嘉良晚上直接抱著枕頭到大哥的房間裏,這般說道。

邵嘉善卻有些無所謂,說道:“笑就笑吧,一口也吃不了一個胖子。”

邵嘉善從前是個紈絝,做錯事對於他來說,完全是駕輕就熟,因而他也半點都不在意旁人的眼光與言語。

甚至還安慰弟弟,說道:“他們笑得再厲害,我們也不能掉一層皮,讓他們笑去,早點睡吧,明天還有許多事呢。”

邵嘉善此時已經睡眼惺忪,似乎自差一個呼吸就直接睡了過去。

邵嘉良說道:“若他們只是笑我們哥倆就算了,他們還在笑爹。”

“什麽!”

邵嘉善陡然驚醒,問道:“他們怎麽還敢笑爹?記一下他們的名字,我明天就去告訴爹爹。”

邵嘉善對於自己要打小報告這事完全是理直氣壯。

邵嘉良嘆了口氣,說道:“我們確實做的不好,連累得爹都要遭人閑話。”

邵嘉善卻不管這個,只一個勁想告狀,說道:“到底是哪幾個兔崽子在說閑話,看我不收拾他們。”

邵嘉良卻知道打小報告這事,有些遭人忌諱:“爹讓我們跟著他,是學本事的,又不是在衙門裏挑撥是非的。”

邵嘉善還有些不高興。

邵嘉良又道:“你要是真打了小報告,那些人受了斥責,只怕越發要在外面說爹的閑話了。”

邵嘉善卻十分堅持,說道:“身為下屬,還敢說上官的壞話。”

邵嘉良不願意當一個在背後搬弄是非的小人,因而並不打算說出這些人的名字,只一心勸著哥哥,要用好的表現來征服那些人。

邵嘉善見弟弟死活不說出名字來,氣呼呼的轉身,竟是連弟弟也不理了。

第二日下午,父子三人在一起的時候,邵瑜明顯察覺到這哥倆之間的不對勁,但他什麽都沒說,只裝作不知道。

邵嘉善明顯是帶著氣,做事的時候耳朵豎起來,眼睛也不住的朝著一旁偷瞄,似是想要抓出來到底是誰在背後說壞話。

而邵嘉良,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做事,他本就是聰明人,因而進展很快,下午幾乎沒有出什麽錯粗。

相較之下,邵嘉善因為心思不定,故而錯誤頻出,甚至他也沒找出來到底是誰在說壞話。

等到下衙後,邵瑜帶著邵嘉善和阿黑出門義診。

他選擇義診的地方,是城中固定的一個路口。

邵瑜讓邵嘉善舉著“義診”的幡子,又在一旁的酒樓裏拿了桌子和椅子。

這酒樓是江縣尉家裏的產業,桌子和椅子是邵瑜寄存在此處的。

邵瑜也沒有宣傳過“知縣義診”的口號,但也沒有刻意隱瞞,他才義診兩三天,又是個生面孔,故而消息並未傳開。

除了那些知道他是知縣,而故意上門套近乎的人,真正前來看病的人不多。

哪怕是上門套近乎的人,邵瑜也認真看診。

“最近有點上火,不是什麽大事,回去多喝一點菊花就行了。”邵瑜朝著一個前來套近乎的小吏說道。

那小吏聽了這話,立馬誇邵瑜是神醫,又道:“大人您日常公務繁忙,每日還抽空出來義診,真是清寧的活青天。”

邵瑜無奈,說道:“ 你日常好好做事就行了,不用逼著自己說這些話。”

小吏聽了臉上有些訕訕。

邵瑜說道:“你要是家中有病人,也可以讓他們過來,我不收錢,做這些只為積德行善。”

小吏本來就被邵瑜說得有些不自在,如今得了個差事,反倒舒心幾分,立馬開心的應了下來。

“爹爹,您醫術這麽好,怎麽就有人不識貨呢。”邵嘉善為他打抱不平。

邵瑜說道:“順其自然就好,不必強求,人要是太多了,我也會忙不過來。”

恰在此時,一個半大少年,背著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人從不遠處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這兩人衣服上打滿了補丁,看起來日子似乎過得並不富裕。

走進之後,那個少年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請問,是這裏看病不要錢嗎?”

少年說完,眼睛都不敢擡。

邵瑜說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