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等著朕給你打天下 少年忽然站起身,直……

華婕回到家, 二話不說開始畫畫。

她在自己的紙張裏選了會兒,還是決定畫一幅大尺寸的4開水彩畫。

一邊享受可以自己獨處的安靜空間,一邊將自己草稿紙上的速寫, 放大勾勒在紙張上。

構圖,打型,豐富細節。

開始畫父母的臉時,她常常在細節處止步, 不得不跑出去仔細看看爸爸媽媽的眉毛眼睛鼻子。

這才發現, 人們每天看到無數東西,自以為自己看見了,記住了,對這些桌子凳子椅子和人十分熟悉,閉著眼睛都能畫下來。

但當真的要開始落筆了, 才發現自己只是隱約記得它們, 卻無法將線條以恰當的角度落在紙上。

原來自己對周邊的一切絲毫不了解。

她不得不重新觀察,用抽象思維將父母的五官轉換成無數線條, 以便可以在紙張上將之描摹。

原來, 母親也有一雙大眼睛, 眼尾上翹,只是生了許多皺紋,顯得不那麽嫵媚了。

原來,父親也有非常濃密的睫毛,而且左眼的雙眼皮比右眼的小。

父親漂亮且飛揚的眉毛, 母親小巧圓潤的下頜線條, 父親鬢邊初生的白發,母親嘴角的笑紋。

繪畫會讓你發現身邊的美,也讓你捕捉到身邊的情感和故事。

華婕將母親的笑紋落在紙上, 它們代表的是母親開朗樂觀的性情。

她又將父親眉心豎紋豐富起來,它們展示了父親心事重、內斂多思的個性。

每一筆裏,都有父親母親過往的人生故事,每一個線條,都是華婕對父母更深層次的了解。

因為是大畫,華婕畫的很慢,畫的所有內容都等比例放大,對整體構圖和形準的要求都更高了。

而且關於細節的刻畫難度,也成倍成倍的增加。

她畫上一會兒,便要停筆後退,站遠了觀察一下整個畫面的比例和結構。

因為一張4開紙放在面前,華婕畫的時候,眼睛的默認清晰視角範圍,並不能囊括整張紙。

如果不常常退後觀察,很容易導致畫面比例失調,顧此失彼造成失誤。

整體輪廓勾好後,華婕累的甩了甩手,又揉了揉眼睛。

畫幅增大後,那種畫了十幾年的遊刃有余沒有了,她扶著腰,後退幾步後看著面前的畫,眉頭緊鎖。

後世畫畫常用的是板繪,畫面想放大就放大,想縮小就縮小,根本不需要後退之類,就能觀察整體畫面。

而且因為電腦可以隨時修改畫面的每一個東西,甚至可以圈住某個部分單獨放大縮小,以及調整角度——

也就是說,畫的時候頭大了,可以隨時縮小,嘴巴畫歪了也能通過微調使它端正,人在構圖中偏左了可以往右拖拽……基本上所有問題都能隨時解決。

板繪極大的降低了繪畫的難度。

可在紙張上畫畫,尤其是水彩紙上,畫錯了用橡皮擦都可能把紙擦毛擦壞,影響畫的質量,若是出現結構上的問題,基本上沒有任何可修改的可能。

只能重畫。

是以,華婕不得不集中百分百的注意力,下筆更謹慎。

這樣繪畫,對於她的技術和能力的需求,也非常非常高。

因為她畫的比較快,往常一天差不多就能畫一幅水彩,現在一晚上連底稿都打不完。

她扶額嘆口氣,繪畫原本就是越畫越難,更何況她渴望在面前這幅畫中做一些表達,畫出一些不一樣的風格和氛圍來,那難度又提升了不止十倍。

她深吸幾口氣,讓自己的急躁心情得到舒緩。

以後得慢慢習慣,一幅畫可能要畫幾天,乃至幾周、幾個月的狀況了。

畢竟她要在這條路上走很久很久,很遠很遠,眼前對她來說已經有相當難度的4開,也絕不是她目力所及的終點。

正猶豫著奔波了大半天要不要幹脆休息休息睡覺,明天再繼續畫,家裏電話忽然響了。

華母接了電話,跟沈老師簡單寒暄幾句後,華婕才趕過來接聽。

1分鐘後——

“啊?國內的服裝品牌,要找我做幾個設計,出一個天才少女系列?”

隔日一大早,各大商場開業,華父華母要到富雲大廈準備開業事宜,華婕帶著自己的書本畫板等,坐爸爸的車到沈老師家。

新年休假眨眼結束,2001的忙碌,大年初六就開始了。

上午繼續畫年前未畫完的那幅4開素描畫,一邊上第一層調子,一邊不斷調整和細化造型時,來自北京的電話再次打來。

華婕接了電話,對面負責服裝產品的經理非常幹練,在她表示年後清美雙年展後半程她應該會跟老師去北京,可以那時候在北京見面的時候,對方經理卻直接表示他會立即出發,飛機哈爾濱,然後火車轉道勁松,他們可以初九約在勁松見面。

華婕還沒想明白這到底怎麽回事,對方已經做了決定,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