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百萬啊一百萬! “我爸好威風哦,他……

華婕和沈墨離開北京, 陳彤和張福山專門趕過來送機。

飛機起飛後,華婕肢體放松的躺在椅子裏,忽然覺得歸心似箭。

“你爸媽過來接你嗎?”沈墨問。

“不接, 我跟爸媽說後天才到,不想讓他們折騰著跑車站,我自己打車回去就行。”華婕打了個哈欠。

“睡吧,醒了換火車, 再睡一覺就到家了。”

“……嗯。”

……

……

趙大慶是個41歲的包工頭, 他從勁松市周邊的小鎮裏打拼出來,跟著人做砸墻、鋪水管、鋪地板之類的活,幹了十幾年。

從剛開始勉強糊口,到這兩年買房和裝修的人多了,對蓋房子、裝修之類的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他一向被人嘲諷效率低的精細手藝, 忽然有了用武之地。

逐漸被人認同,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有了一些找活的路子。

於是把自己兒子趙金送去學做水電工, 又把老家當泥瓦匠的遠房親戚拉來市裏, 聯合上之前就一起下工地、搞毛坯房的老張,四個人就能組成一個小型包工隊,獨立完成家居房子的裝修工作。

原本這兩年幹的也還行,但他們四個人幹活手藝都屬同行裏的佼佼者,偏偏趙大慶能接到的活總是參差不齊。

許多房子就是簡單裝裝, 根本用不上什麽好技術, 浪費四個人的手藝不說,也學不到新東西。

像電視裏看到的,書裏學的裝修方法完全無用武之地, 賺的還少。

這一年趙大慶都在琢磨,怎麽才能持續有穩定的、比較靠譜的,或者比較貴、比較上档次的房屋裝修活幹呢。

然後,他就在偶然一次陪老張逛家具城找家具制作靈感時,發現了大華家具。

接下來有空就來家具城看看,他發現,大華家具生意很好,而且打的是高端市場。

許多剛拿到房子的人,還沒裝修,居然就先來看大華家具賣的款式和東西,然後根據要買哪些家具,來確定怎麽裝修。

甚至還有的人準備直接照著大華家具的布置去裝修自己家,然後提前定制成套家具。

又後來,趙大慶發現有一本《視覺111》的雜志寫過大華家具,還有市內的報紙刊登過這家家具店的品格要求和創業故事,為大華家具提升了逼格。

使更多有錢人和想追求生活品質,有審美需求的人都來大華家具選貨。

本來趙大慶還覺得大華家具的風頭很快會過去,但年後他又發現,每隔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大華家具會將店鋪內的布置換一水。

雖然只是換掉每個隔間的窗簾、地板、家具和內飾,但對於顧客們來說,卻像整個店面全部翻新了一樣。

仿佛這個家具店有取之不盡的裝修和家具制作的好點子,總能給新老客戶帶來驚喜,讓人們永遠向往,而不會覺得厭倦和乏味。

再然後,趙大慶就動了心思。

他要跟大華家具合作!

既然勁松市甚至其他城市的人要買家具,都願意來大華家具看看,那他如果能在大華賣給客戶家具時,承包客戶的配套裝修,他的工作穩定性不就保證了嗎?

於是,買了煙,買了酒,買了香蕉,買了蘋果,買了一條豬後腿,買了一扇羊排……

四個人大包小包拎著,約到9號周五這天晚上,大廈關門了,大家也吃完飯了,又還不到睡覺時間的8點半,來到大華家具老板華兆元家送禮辦事兒。

想來,華老板又不需要跟著幹活,只要幫忙介紹一下買家具的優質顧客,就能拿到分成錢,還得感恩戴德、高高興興的答應啊?

揣著這樣的想法,趙大慶昂首挺胸敲門,覺得華老板得把自己當財神招待,才算行。

老板娘很熱情的招待了他們,請他們進門,給他們倒水,笑臉相向。

但老板華兆元卻完全不一樣。

這人筆直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對著電視,板著面孔格外嚴肅,令四個人感到了威壓和拘束。

怎麽沒有把他們當財神供呢?

這跟來時想象的不一樣啊。

“要我把自己優質顧客中,需要裝修房子的人介紹給你們啊……

“如果你們做的不好,豈不是砸我的招牌?”

華父皺著眉,眼睛都沒有看四個人,語氣很是公事公辦。

他雖然長的幹瘦,稱不上威武,但已經很有老板的氣勢和矜傲,仿佛一言不合就會不留情面的趕人,讓人壓力山大。

“這個啊,一定請華老板放心,我們四個幹活都是一頂一的好手,合作過的家庭都誇我們做的好,不僅大活能幹,精細活也都不錯。

“回頭咱們要是合作,我們就當您是包工頭嘛,做您接到的活,您管著我們,看著我們幹活。

“到時候,項目下來,您說給我們多少錢,就給我們多少錢啊。”

到時候分成比例,華總說的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