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陪吃 996打工人(第2/7頁)

她跟蘇葉互相看了一眼,頓時慶幸自己沒被皇帝開口點名去跟嫻妃一起幹活。

好在皇帝不吝嗇賞賜,嘉貴人和愉貴人心裏應該稍微有點安慰了。

花宴上的菜自然都跟花有關,或是擺盤得跟花開一樣,或是在旁邊用蘿蔔雕出幾朵花來。

蘇葉一邊吃一邊贊嘆禦膳房的手藝,真是色香味俱全。

皇帝吃得也不錯,只有些遺憾皇太後沒跟著一起過來賞花。

不過他也能理解,之前皇太後陪著先帝一起到這裏賞花,如今先帝不在,她獨自一人就算有兒子陪著,總歸有幾分傷感,索性就不過來了,叫後妃陪著皇帝賞花也能自在一些。

皇帝只讓禦膳房給皇太後那邊也送了花宴的菜式,雖然不能賞花,但是這些精致的菜肴很該孝敬皇太後來嘗一嘗。

皇太後吃著高興,也覺得兒子孝順,還特地派身邊的嬤嬤過來贊了幾句,話裏話外是覺得嫻妃這花宴辦得不錯。

嘉貴人心裏腹誹,嫻妃是辦得好,難道她和愉貴人就白忙一場,連一句好都沒有了?

在皇太後眼裏,是不是只有嫻妃一個?

聽聞嫻妃是皇太後看中的,很得皇太後青眼,這會兒蘇葉是感受得到了。

那嬤嬤口才好,不帶重樣的連續誇了好幾句嫻妃這才走的。

皇帝當時沒說什麽,依舊微笑著跟妃嬪們說說笑笑一起賞花,接下來半個月卻都沒去桃花塢。

嫻妃是習慣了,她不管怎麽做,皇帝總是不滿意,久而久之她也心灰意冷,不再奢求,皇帝愛咋咋的,她自己過著也挺好。

嘉貴人和愉貴人就急壞了,皇帝不喜歡嫻妃不來,順道還冷落了她們兩個,也太無辜了吧!

不在紫禁城,皇帝就自在多了,又開始幾乎都住在高貴妃的萬方安和那邊了。

除了萬方安和,他也只往長春仙館和平湖秋月來。

蘇葉就納悶了,那天嫻妃辦的賞花宴不是挺好的,一開始皇帝也誇了。

怎麽後來皇太後派人來誇,皇帝就不高興了?

她琢磨來琢磨去總是想不通,索性悄悄找秋夕問了。

秋夕哪裏知道,皇帝的心思深不可測,可不是她能猜得出來的。

還是恭嬤嬤聽了一耳朵,斟酌道:“這賞花宴是嫻妃帶著嘉貴人和愉貴人一起辦的,另外之前在宮裏也辦過賞花宴,太後娘娘只說皇後娘娘辦得周全。”

周全,然後就沒了。

比起對嫻妃變著法子的誇獎,皇太後對皇後就吝嗇得多。

人的心是偏,皇太後對皇後不討厭,但是就更喜歡嫻妃啊。

她要喜歡誰,自然會多誇一點。

皇帝更喜歡皇後,聽了後當然不高興了。

在蘇葉看來,其實皇太後未必真是偏心,而是皇後在這個位子上,做得好是應該的,做得不好才是不應該,所以就沒太大的驚喜。

但是嫻妃不一樣,這次還是她第一回 獨自辦的賞花宴,周周到到沒出一點錯,還叫皇帝高興,皇太後哪能不驚喜,於是忍不住多誇了兩句。

誰知道皇太後這一誇還壞事了,叫嫻妃在皇帝心裏原本有三分,如今就只有一兩分了。

皇太後知道後也頗為無奈,一時懊惱當時高興了一點,就跟嬤嬤多說兩句,叫對方在皇帝面前照樣說了。

嬤嬤連忙跪下請罪,被皇太後叫起了:“跟你沒關系,就是皇上……哎。”

皇太後也發愁,她是不小心讓嫻妃的處境更難了,一時有些憂心,便在皇後來請安的時候把人留下稍微問了一句。

其他人都習慣來請安之後,皇太後必然會留下皇後單獨說話。

蘇葉每次都麻溜走了,高貴妃也是如此,嘉貴人還想在皇太後面前表現一下的,難免有點失望。

不必皇太後開口,皇後就察覺到她的為難便笑道:“皇額娘少有這麽誇人,就連皇上都沒得幾句,自然心裏有些難受,過陣子想必就能好了。”

她當然不能說皇帝是替自己打抱不平才不高興的,就推脫是皇帝想親娘誇了。

皇太後的臉色這才好了一些:“皇上確實該誇,這些年做得這般好,我誇的確實少了一點。”

等皇帝來請安的時候,皇太後比平日還要噓寒問暖,多問了幾句他的飲食起居,又說天熱了可不能貪涼雲雲,還讓他不要累著了,最後還誇了誇道:“皇上勤勉,卻也要小心身子骨才是。”

皇帝雖然有些不明白,但被親娘關心還是很受用的,母子兩人是和樂融融。

等夜裏皇帝去長春仙館得知皇後跟皇太後的話,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皇後確實聰慧。”

要皇帝因為皇後不高興,皇太後也得不高興了,覺得兒子的心都偏向媳婦,對皇後也會留下一點疙瘩。

母子兩人因此鬧得不愉快,以後時間長了,這疙瘩越來越多,就像一根刺一樣戳在心裏,總歸不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