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驅逐 ……(第3/7頁)

管事趕緊跟西洋行的負責人戴維提起,戴維才開始有些急了:“他們降價,我們也降價。”

聞言,管事苦著臉。

他們收購價就比蘇葉賣的價錢貴,要是賣的跟蘇葉一樣的價錢,他們就虧大了!

戴維當機立斷:“我這就去找商行的人。”

蘇葉得知商行負責人上折子,認為她損害了西洋人的利益又與民爭利,涉及惡意競爭,希望花露的價格能夠恢復到西洋行的水平。

送來消息的是叫小應子的太監,自從巴林在宮外負責,總讓秋夕出去是不大可能的,索性蘇葉求了皇帝,指了個他身邊伺候的太監專門跑腿。

這樣既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用的又是皇帝的人,蘇葉就不必擔心有人亂送消息,又或者泄露消息陷害她了。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她也是謹慎為上。

畢竟那麽大的買賣,掙的銀錢比蘇葉預料中還多。

果然女人花錢幾乎是不眨眼的,就是單子都排到幾個月後。

訂單還需要訂金,只要十金,多的人能出得起來。

看著一單訂金不多,加起來就是個龐大的數目了。

加上暫時賣出去的花露,蘇葉直接把賬目給皇帝過目,連他都有些驚訝。

蘇葉還是壓下價錢,只用西洋行十分之一的價格來賣花露就掙那麽多,西洋行掙得只會更多!

白花花的銀子金子都落在別人口袋裏,皇帝自然不大痛快。

好在有蘇葉硬生生從洋人手裏搶錢,大部分又落進皇帝的私庫,叫他滿意極了。

所以商行突然上折子,皇帝是知道的,小應子才敢遞這個消息到蘇葉跟前。

蘇葉還詫異,這時候就有商會了?

不過這商會怎麽回事,沒幫著自己人,居然幫著洋人說話?

什麽惡意競爭,洋人之前壓根就是壟斷,難道就不是嗎?

蘇葉氣得要命,皇帝過來的時候看見她氣鼓鼓的臉,一肚子的火氣才散了點,捏捏她的臉頰道:“這麽生氣?別氣壞自己了。”

見他過來雖然面色微沉卻不像是興師問罪的樣子,蘇葉挨著皇帝嘆氣道:“臣妾就是生氣,商行不是該支持臣妾,錢都是皇上的,怎麽這錢洋人能賺,咱們就不行了?”

還什麽惡意競爭,呸!

皇帝深以為然,摟著蘇葉安撫道:“放心,朕已經下旨訓斥商會的負責人。他要是姓洋,那就滾吧。”

他私下讓人去查明,要是這個負責人收了西洋人的大筆賄賂,就不是簡單滾那麽容易了。

“皇爺爺當初設下閩、江、浙三個通商港口,每一處都有商會來負責朝廷跟西洋行的一切事務。”

按理說這個商會就該盯著西洋行,要他們有不軌之舉就立刻上報,誰知道時間長了,這些商會反而像是西洋人那邊的,幫著他們說話?

蘇葉想著東南海岸一共三處商會,卻只有離得最遠的閩行商會跳出來了,這就值得人深思。

山高皇帝遠,恐怕這個商會早就被西洋人腐蝕,已經算半個洋人了吧?

皇帝也是這麽認為的,派人查探後卻十分震怒。

閩行商會積累的財富之巨,叫他都驚住了。

要不是及時發現,他們加起來的財富都要直逼皇帝的私庫!

區區一個商會哪裏來那麽多錢,必然是西洋人賄賂來的!

難怪一個個都向著洋人說話,還私底下欺壓福建當地的商人,讓許多人因此生意失敗,家破人亡。

皇帝雷霆之怒,立刻讓人把閩行這些蛀蟲一鍋端,又另外派人重新清掃一番。

被西洋人逼得失去鋪面或是生意被壓得破產的,鋪面都物歸原主,搶走的錢財也還回去。

用不法手段逼迫其他商人的西洋人就驅逐出境,永不能踏入!

蘇葉還覺得只驅逐出境太便宜他們了,不過也明白皇帝可能打算網開一面,免得其他西洋行的人不敢過來做生意的。

只是她有點疑惑,皇帝會怕這個嗎?

蘇葉是不敢直接問,但是這困惑就差沒寫在臉上,皇帝一看就發現了,笑著道:“要不是西洋的鳥銃有點意思,朕也不會讓他們還留下,通通都趕出去算了。只那些被驅逐出境的人,也沒機會回去他們的國土就是。”

讓他們回去幹什麽,告狀嗎?

皇帝不會給洋人有這個機會,反正在海上的意外很多,很多洋人過來做買賣一輩子就沒回去的,估計誰都不會覺得奇怪。

路上遇到暴風雨的,遇到漩渦的,遇到海盜的,完全是九死一生。

但是他們只要熬過去,帶著商品上岸,就可能得到翻倍甚至翻十倍的利益。

翻一倍都能讓人瘋狂,更何況是這麽多?

所以來的多,回不去的也多,沒人覺得奇怪,這些人在海上就能無聲無息就消失了。

蘇葉就說呢,皇帝吃什麽就不能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