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栽了 ……(第2/7頁)

為了脫罪,他們只能捏著鼻子主動把鹽礦產出的鹽稅提高幾成,就為了能活命,讓皇帝手下留情。

皇帝還需要他們來平衡鹽價,只弄死了那幾個動手的,殺雞儆猴,其他人打了一頓說是知情不報就送回去了。

幾人死裏逃生,回去就立刻把加上的鹽稅一並送去國庫,戶部尚書笑眯眯收下了,只覺得他們還算上道。

要是回去後還不主動送錢來,皇帝就不是輕輕給他們打一頓那麽簡單了。

沒見那些被殺雞儆猴的,不但鹽礦被查封收歸皇家,九族都沒能落下?

他們幾個能逃出生天,見同行死得那麽慘,回去麻溜就送錢了。

能用錢來保命,這買賣不虧!

皇帝把事情都處理好了,才無意中跟蘇葉提起此事。

蘇葉才知道有幾個鹽商那麽作死,居然把手伸到新鹽場,簡直不知死活。

如此也好,大部分鹽的去處都被皇家牢牢抓在手裏。

幾個鹽礦到手,還能繼續出產鹽。

只是幾代人下來,鹽礦大部分都開采掉了,如今產出不如往年,是一年比一年少。

把幾個鹽礦拿在手裏皇帝覺得雞肋,扔了又不好。

要送出去,那就更不可能,放著的話又覺得浪費。

然而產出越來越少,遲早有一天鹽礦就枯竭了,也只能放棄掉的。

蘇葉卻想到以後的鹽井,就是因為鹽礦產出少了,有人突發奇想往下鉆,跟打井一樣,想看看深一點的地方有沒鹽礦。

誰知道還真有,而且地底越深的地方,巖石含鹽量更高。

她忍不住問道:“皇上,這鹽礦都在地面上,有往下看看嗎?”

皇帝一聽就明白蘇葉的意思,鹽礦會挖地面上的,表層地下的也會挖一些,卻不會挖太深。

蘇葉就含糊道:“不知道臣妾說得對不對,只是想到以前打水的時候要河裏沒水了,往下打井就有水的,鹽礦指不定也能這樣?”

他一聽覺得確實可以試試,反正打井不難,礦井只要洞口更寬一點就好。

反正鹽礦砸手裏也可惜,讓人探一探挺好的。

皇帝想了想,打算讓鄂爾泰去負責此事。

又想到鄂爾泰的年紀大了,就點了他的兒子鄂敏辦差。

鄂爾泰對一個已經快枯竭的鹽礦沒太大興趣,覺得不可能挖出什麽來,只交代一番,余下就交給鄂敏來辦。

鄂敏仔細查看過已經枯竭的礦洞,問了幾個有經驗的礦工,只說附近的礦洞都挖光了,已經開始往下挖,但是挖一兩米深都不見多少鹽巖,產出比以往要少了,鹽商就放棄的。

所以當初那幾個作死的鹽商就尤為焦急,如果新鹽場產出又多又好,那麽他們這邊鹽礦的價格就得大打折扣,加上出產少了,自然更加害怕失去這一塊的利益,才會鋌而走險。

鄂敏知道皇帝的命令是往下鉆洞,越深越好,就點了大部分的人放下挖礦的活計,專心往下挖洞。

一米兩米三米,礦工每天滿臉麻木地挖,鹽巖依舊沒多少,鄂敏等來等去都有點著急了。

他第一次辦差,不會就這樣辦砸了吧?

可是鄂敏也沒別的法子,只能硬著頭皮讓礦工繼續往下挖,還要裝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其實心裏比誰都急!

挖到五六米深了,依舊沒見到鹽巖,鄂敏想著寫信去跟鄂爾泰說說此事,或者換個地方再挖的時候,就見礦工歡呼道:“有了,大人,有鹽了!”

鄂敏沖去礦洞,被扶著從籃子裏帶了下去,看著墻壁上滿滿當當的鹽巖,心裏終於難掩歡喜,總算有鹽了!

皇帝得到消息後還真沒想到快枯竭的鹽礦上面和地下表面都挖不出什麽來,地下深處居然真的有鹽。

他一時覺得蘇葉的奇思妙想真多,而且每次試一試還真能成,頓時好奇她的腦瓜子裏還有什麽東西。

皇帝特地去松鶴齋誇她,蘇葉便謙虛道:“皇上英明,願意聽臣妾胡思亂想的話,若是換做別人,哪能像皇上這般心胸寬廣,聽得進一個小女子的話還真的去辦?”

所以成了那是皇帝厲害,連一個宮妃的意見都能聽進去,自然也是皇帝的功勞了。

蘇葉這話謙虛得很,暗地裏又誇了皇帝,叫皇帝微微一笑。

他見後頭院子的四格格坐著一個奇怪的東西,帶著輪子,能蹬腿往前走,還走得不慢,頓時好奇了:“那就是你給和珍做的東西,這是什麽,輪子車?”

蘇葉連忙解釋道:“這是三輪車,前後一共有三個輪子。兩邊有小腳踏板,和珍只要踩著就能往前走。”

三輪車是三個輪子,是三角形的穩定結構,就不怕四格格玩的時候不平衡會摔了。

前後兩個輪子不需要聯動,也就不用做車鏈子那麽麻煩。

只要後邊的兩個輪子對稱,四格格扶著車頭瞪著腳踏板就能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