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處置 ……(第4/7頁)

蘇葉一怔,皇帝這麽快就出手了?

高貴妃也是知道一點,明白是鄂家長子造的孽,到頭來反而是鄂嬪的親阿瑪受了。

“聽說鄂大人把罪過都攬在身上,希望皇上能寬恕他的大哥,不然鄂家就要沒人了。”就這麽兩兄弟,鄂敏沒了,不就剩下一個大哥在?

要鄂爾泰另外一個兒子也沒了,才真是後繼無人。

在蘇葉看來,鄂敏還好,鄂爾泰這個長子才是該死,留下也是個禍害,鄂敏以為這長子只是一時失察嗎?

他完全是本性難移,沒有大才還不安分只會闖禍。

這次有鄂敏豁出性命去兜著,下次呢?

誰還會幫這個長子去兜著點,不要命了嗎?

也就鄂敏這個傻子會出手幫忙,還把自己的小命搭進去了,甚至還連累了女兒被貶為鄂貴人。

幸好如今貴人們過得算不錯,也沒怎麽被磋磨,鄂嬪哪怕變回貴人了,日子並不會特別難過。

只是自此之後,鄂貴人就更宅了。

哪怕去請安的時候她也是低頭沉默,沒人問話是絕不開口說一個字,就跟隱形人一樣。

要不是請安的時候偶爾能見到鄂貴人,蘇葉恍惚都要忘記後宮有這麽一個大活人在了。

可能鄂貴人之前為人就十分低調,就算有鄂爾泰這個親爺爺在也沒扯高氣揚的樣子,而是相當靦腆和氣。

於是這會兒她貶為貴人,也沒誰去落井下石嘲諷幾句。

蘇葉覺得可能大家看著鄂貴人太慘了,都不忍心的,另外也可能鄂敏的事叫她們看見天子雷霆之怒如此可怕,更是不敢亂動亂說,生怕惹著皇帝了。

尤其是嘉嬪,她才發現皇帝對金三保和金簡完全是手下留情,不然他們二人的下場絕不會比鄂敏好到哪裏去。

這會兒兩人雖然在瓊州開荒,但是要開荒得好,還是有機會再起來的!

如果蘇葉知道嘉嬪這麽想的,肯定會語重心長告訴她真相:皇帝就是找不到人去瓊州開荒,誰都不樂意去,正好有金三保和金簡犯錯,就麻溜把兩父子打發過去了。

金三保確實叫皇帝心裏不快,不過皇帝也明白金三保的能力,讓瓊州開荒後重新建起來需要很長時間,就要一個能人來統籌和規劃。

不得不說,金三保就是最好的人選,他為官多年,手段是有的,要指揮這麽些人自然沒什麽難處。

開荒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金三保要是沒能開完,讓金簡接著來,還能子承父業,也不必皇帝另外頭疼選誰過去接手了。

金三保手把手教導金簡多年,不比另外過來的人更清楚瓊州開荒到底進行到哪裏嗎?

兩父子真交接的話,完全是無縫銜接。

物盡其用這幾個字,皇帝真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尤其皇帝也沒說金三保開荒成功後會如何,叫兩父子自以為將功贖罪之後就能回京城去,自然幹勁滿滿,恨不能立刻把瓊州打造起來!

皇帝壓根是在兩人面前吊了一根蘿蔔,卻是空芯的,看著外表挺好,其實裏面什麽都沒有。兩人沒咬到吃一口自然不清楚此事,於是在後邊一直傻乎乎追著跑。

要嘉嬪得知這才是真相,不知道會不會直接哭暈過去。

愉嬪和嘉嬪因為在五台山的時候叫皇帝不高興,於是回宮後皇帝就沒往兩人那邊去。

魏貴人和白貴人反而成了背後的贏家,皇帝覺得兩人在船上盡心盡力照顧愉嬪和嘉嬪就挺不錯的。

金貴人在宮裏苦等這麽久,還以為皇帝回來會想起自己,誰知道嘉嬪竟然惹得皇帝不快,叫她也跟著被冷落,被氣了個倒仰。

就連愉嬪都吃了掛落,反而魏貴人和白貴人得了幾天恩寵,叫她羨慕壞了。

金貴人打算帶上厚禮去見一見白貴人,看能不能叫她牽牽線,好歹在皇帝面前提起自己一句。

誰知道她剛準備好禮物,還沒等出門,皇帝又不往魏貴人和白貴人那邊去了。

準備好禮物的宮女詢問的時候,金貴人就擺擺手道:“不著急,看看情況再說。”

這才幾天功夫,魏貴人和白貴人就失寵了嗎?

白貴人也著急得很,難得她被皇帝誇獎,才侍寢幾天,怎麽皇帝就不來了?

後來她就發現,皇帝來後宮的次數大幅減少,除了皇後的長春宮,就偶爾去高貴妃的景仁宮,然後就是蘇葉的承乾宮了。

白貴人心酸蘇葉就是得寵,這麽多年如此就沒掉過鏈子,羨慕得很,轉頭就讓禦膳房準備了參湯親自送去禦書房。

皇帝正不痛快,聽說白貴人送湯來了,陰沉著臉道:“讓她回去,這半個月都別出來晃悠了。”

李玉連忙應了,出去給白貴人一說,她險些嚇暈過去。

自己只是送個參湯來而已,皇帝怎麽就遷怒到她身上,還禁足半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