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媳婦 ……(第2/7頁)

蘇葉點點頭,覺得玉米找到就好,也是一大功勞了。

魏貴人迫不及待把玉米獻上,皇帝只看圖還不大能認得出來,如今看見實物頓時認出來了:“這不是玉麥,你說的就是這個東西?”

她還以為自己找到玉米,欣喜若狂,也沒留意到皇帝的表情,連連點頭道:“妾找商行幫忙尋來的,說是在偏遠地方苦尋才得到這麽一些,實在是不容易。”

皇帝慢慢沉下臉,他明白像魏貴人這樣在深閨長大很少出門,後來又進宮,對外頭的事不清楚,完全是被那個商行的掌櫃給騙了。

什麽苦尋,什麽偏遠地方才有,這玩意兒到處都種著!

只是皇帝不喜歡吃,所以宮裏沒出現過,魏貴人就以為是新東西了?

皇帝沒好氣道:“李玉,你給魏貴人說說這究竟是什麽東西。”

魏貴人滿臉茫然,怎麽皇帝沒一點高興的樣子,反倒陰沉著臉了?

她後知後覺發現,皇帝對玉米似乎有點熟悉?

李玉上前一步恭敬地解釋道:“娘娘,此乃玉麥,是西洋人在前朝帶來的。具體什麽時候送來的並不清楚,卻至少有將近百年了,足有十幾個省份種下此物,就是山東此處也有種植。”

雖然玉麥也是不講究土地,並不肥沃的田地也能種,只是山東旱災,沒有水,玉麥也就死了一大片。

他們東巡一路走來就沒能看見,被魏貴人誤以為大清壓根沒有玉米,還以為送上了新的好作物。

誤會大了,魏貴人這就很尷尬了,她哪能知道玉米居然是在明朝的時候就有了?

皇帝明白魏貴人不知道是被人哄騙了,又覺得她如此積極找新作物也是為他分憂,就是有點跟蘇葉打擂台的意思。

而且魏貴人太急躁了,壓根就查清楚就急著獻上來。

她如此急功近利的樣子叫皇帝頗為不快:“你回去吧,這東西就留下,至於那個商行的人,朕會處置的。”

敢騙到後宮嬪妃頭上,皇帝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商行的掌櫃只以為魏貴人是哪家後宅夫人,也可能是沒見過世面的土地主家眷,覺得是好東西就要買回去炫耀,沒怎麽放在心上,而且隨意哄騙了一番就能夠大筆銀錢到手,何樂而不為?

誰知道他這次踢到了鐵板,那個貴夫人居然是皇帝的嬪妃?

皇帝東巡誰不知道了,商行的掌櫃也沒料到自己竟然運氣那麽差,直接就碰上遮掩身份的魏貴人派來的宮女!

掌櫃被抓走,夥計們也沒落下,商行自然不能開門,從此就關上了。

能騙到宮妃頭上,皇帝的面子不要了嗎?

山東官府原本因為賑災的事就特別心虛了,誰知道治下的商人竟然敢欺騙皇帝的嬪妃,簡直是不要命了!

他們自然把商行的人往死裏審問,生怕掌櫃背後站著誰要跟皇帝過不去了!

商行的人簡直比竇娥還冤,他們就是貪心了一點,想著對方無知就騙點錢而已,誰想到會栽了個大跟頭?

山東這地方商行本來就不多,小地方有見識的就更少了,他們幾次得手,膽子就越來越大。

這次皇帝東巡而來,地方不少富商鄉紳都與有榮焉想裝點門面,誰知道自家女兒出去溜達一圈會不會被皇帝看上呢?

於是商行就借此賺了個盆滿缽滿,用次等的珠寶首飾作為上等的價錢來賣給這些人。

官府查來查去只查出商行就是騙錢的,回頭小心翼翼稟報皇帝,生怕皇帝不高興。

皇帝自然不痛快,查來查去只查出商行以次充好忽悠人,就沒能查出點別的東西來?

不過是魏貴人主動找上這家商行,倒不是對方來找魏貴人,不像是主動給魏貴人挖坑的意思,應該不是故意要坑害她的?

無論如何,商行的人到處騙人也得治罪,要求歸還所有銀錢後還流放去瓊州。

好歹能保住性命,商行的人偷偷松口氣,麻溜把騙的錢都還回去了。

許多人家直到官差登門才知道自己被騙了,也是氣得不行,恨不能把商行的人打一頓,不過得知商行的人都被發配去瓊州,大多都消氣了。

瓊州那鬼地方,去的就沒回來的,一個個哪裏還會計較呢!

魏貴人鬧了好大一個烏龍,高貴妃後來也知道了,來找蘇葉的時候還嘲笑道:“她這還沒搞清楚就急著要搶你的風頭,居然還被騙了,真是丟人。”

她不去各處打聽清楚就相信了商行的鬼話,還歡天喜地送到皇帝跟前,高貴妃都替魏貴人感覺尷尬了。

魏貴人可能自己也羞得不行,回程的時候在船艙裏也是死活不出來。

不過她也沒忘記讓宮女去打聽,看看皇後有沒好起來。

宮女被打發去幾次,回去都說皇後已經好了,還去甲板上陪著皇帝走了一會,魏貴人怎麽都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