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生氣 ……(第4/5頁)

然而和珅不肯聽,不然陳輝祖也不會無奈分別寫折子給皇帝,兩人寫一個折子上來不就好了?

皇帝不悅道:“既然和珅那麽想調查清楚,那就讓他留在那邊。人都抓了殺了,然後他再去仔細查明那些人究竟貪了多少,有沒轉賣賑災的糧食,有沒其他同夥。不查得清楚明白,他就不必回京來了。”

蘇葉恨不能給皇帝鼓掌,這敢情好啊,讓和珅在那邊多留幾年吧。

和珅接到皇帝的旨意後整個人都傻了,開始懷疑陳輝祖的折子裏究竟寫了什麽,不會是詆毀他的話吧?

不然皇帝一向看過他的折子都會點頭,怎麽這次反而不太高興的樣子?

留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一個多月已經夠夠的了,還要繼續呆下去,查明那些老黃歷一樣的舊賬,又談何容易?

尤其皇帝的意思是人都殺了,賬再慢慢查。

人都死了,和珅去哪裏查?

不但主謀死了,幫兇死了,連伺候的下仆都要死。

他們要留下賬本還好,要是沒有呢?

和珅整個人都不好了,明明是個好差事,怎麽到頭來變成這樣?

他原本想著這些人都處置妥當了,證據確鑿了,自己就能回去找皇帝復命。

如今卻要一直留在這裏找蛛絲馬跡,和珅簡直要瘋了!

事不宜遲,他生怕那些人一死,什麽線索都沒留下,就瘋了一樣去牢裏審問,說什麽都要問到賬本這個東西。

彼時阿桂和陳輝祖一邊喝茶一邊對弈,端的是愜意。

然而兩人偶爾聊一句,說的卻是和珅。

阿桂放下黑子後問道:“他之前一副大善人的模樣,恨不能找到中間誰是無辜的,就要在皇上面前告陳大人一狀,讓皇上以為陳大人心冷如鐵,公私不分,濫殺無辜。”

陳輝祖捏起白子很快放在黑子旁邊,微笑道:“和侍衛到底年輕,難免有點心軟。不過依照我對皇上的了解,皇上必定依法懲治那些人。而且既判了罪,那些人是不可能開口的。”

他們都要死了,一家子都沒落下,哪裏還會願意主動給和珅弄功勞?

反正和珅得了賬本,他就能回去稟明皇帝,在皇帝面前邀功。

這些官員既然逃不掉,滿心憤恨無處發泄,便是一股腦放在主動湊前來的和珅身上。

罵人都算小事了,有些還想動手打人。

也幸好和珅的身手不錯,原本想著讓他們發泄兩下就算了,後來發現這些人簡直得寸進尺。

打罵之後還要吃的喝的,要大魚大肉,要錦衣綢緞,要上等的酒水,和珅哪裏能都弄來?

他弄了那麽一兩件,獄卒看著自己的眼神都不對了,懷疑和珅跟這些官員是一夥的,不然怎麽好東西往牢獄裏送,還都是這些要死的貪官?

難不成貪官還藏了什麽寶物,和珅想著人都要死了,於是最後用這些拉攏一番,好拿在手裏嗎?

不止一個獄卒這麽想,也告到陳輝祖和阿桂那邊。

阿桂都要笑了,跟陳輝祖對視一眼。

不用說,陳輝祖回去就寫了一封折子送去給皇帝,說的就是和珅在牢獄裏對那些貪官的做法。

沒什麽春秋筆法,也不需要,就按照獄卒樸素的言語轉述的。

簡簡單單幾句,看得皇帝又開始生氣了。

皇帝當然知道這些人貪賑災款和糧食的時候,和珅才沒幾歲,不可能同流合汙的。

然而和珅為了得到賬本的線索,放低姿態去討好那些罪人,皇帝的心情能好到哪裏去?

他捂著胸口險些一口氣沒上來,嚇得李玉趕緊過去給皇帝順氣:“皇上息怒,不如請院首過來?”

“不必,朕就是氣著了,和珅簡直胡來。”

皇帝臭罵一句,李玉站在旁邊不敢接話。

畢竟皇帝也就發泄一下,沒想讓人回答。

折子一放,皇帝就問:“徐州到了吧?”

李玉應了:“是,皇上,這就要靠岸了。”

船身微微晃動,顯然是靠岸的。

皇帝起身去巡視河工,當地官員陪同。

蘇葉遠遠就見這些官員眼淚鼻涕一大把在哭窮,皇帝聽得不耐煩,揮揮手顯然是應了什麽。

高貴妃知道蘇葉能看得懂唇語,不由湊過來問道:“葉兒,那些官員在說什麽的?”

“說是這兩年河道雨水多,洪水泛濫,多年來賑災借用的種子和口糧還不上,皇上就免掉了。”蘇葉沒說的是,皇帝還讓人去截了漕運的糧食,挪過來給徐州用。

高貴妃聽得咂舌:“陸陸續續借了小二十年的種子和口糧就這樣被皇上一筆勾銷了,也太……”

這麽多年積累起來的數目一定相當龐大,皇帝一句話,借的就不用還了。

蘇葉心下詫異,卻又覺得理所當然。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皇帝就是這樣了。

管戶部的傅恒在後邊臉色都變了,估計想掐死當地官員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