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6頁)

這會兒看到不少的河鮮,楊海燕的雙眼都亮了。那一攤子的小河蝦、還有這邊的黃魚……好多。

楊海燕:“洪嬸,這河鮮怎麽會這樣多?”

洪嬸:“因為要過冬了,漁民要換大把的錢換蔬菜、換肉。漁民是沒有田地的,他們的糧食蔬菜都是買的。”

楊海燕:“原來如此。”

她們走到小河蝦的攤子上,楊海燕問:“老板,這小河蝦怎麽賣?”

小河蝦老板:“4文錢一斤,7文錢兩斤。”

楊海燕心一驚,這會不會太便宜了?雖然比蔬菜貴,但是比肉便宜太多了。其實楊海燕不知道,這裏的人不喜歡吃小河蝦,因為太小了,肉少不說,一斤又不能填飽肚子。對老百姓來說,花4文錢買一斤吃起來麻煩的小河蝦,還不如買兩個肉包子。所以,小河蝦不值錢。

楊海燕:“你這一桶多少斤,怎麽賣?”

小河蝦老板驚呆了:“你要一桶?”

楊海燕:“價錢合適的話就多要了。”小河蝦可以曬蝦幹,曬蝦仁幹,可以做醉蝦,可以做酒釀蝦,各種吃飯,她光是想就覺得嘴巴有些饞了。

小河蝦老板歡喜急了,趕忙道:“我這一桶小河蝦有30斤,你都要的話給你90文。這是最低價了,再低不能了。”

楊海燕覺得這價格算是便宜的,而且漁民出河也辛苦,在自己經濟範圍內,她就沒有還價了:“那我要了,不過這木桶你得借我裝小河蝦,我住在鎮上,這會兒身上也沒有裝小河蝦的木桶。”

小河蝦老板:“成,看到那邊的鋪子了嗎?河鮮鋪,那是我們漁村的鋪子,到時候你把木桶還到那裏就行。”

楊海燕:“好,謝謝。”說著,她轉身對洪嬸道,“你把蝦拎到驢車上,我在這菜場等你。”

洪嬸:“哎,好。”洪嬸是窮人家的女兒,當姑娘的時候幹的活不少,所以力氣挺大的。現在跟著楊海燕做事情,每天能喝到羊奶,也能吃上葷菜了,所以身體恢復的很好,拎這30斤的小河蝦也沒有問題。“那我去了,太太請小心。”

楊海燕點點頭。

小河蝦攤子這一圈的都是河鮮,買了小河蝦之後,楊海燕又去看黃魚。這黃魚跟大家以為的黃魚不同,這是河裏的黃魚,又叫黃嘎子,跟海裏的大黃魚小黃魚不一樣。黃嘎子不管是紅燒,還是放豆腐湯,都非常的鮮美。

楊海燕:“這黃嘎子怎麽賣?”

賣魚老板一聽就知道楊海燕是內行人:“不稱斤兩,3文錢一條,大小自己選。”賣魚老板和小河蝦老板都是一個地方的,其實他們都是一隊伍的,只不過把東西按種類擺攤來賣,剛才他也看到楊海燕把小河蝦全都承包了,於是又道,“太太,你全部賣了我給你便宜一點。”

楊海燕搖搖頭,這個黃嘎子曬幹不怎麽好吃,如果是大黃魚曬幹味道就好了,所以這黃嘎子她只想放湯喝,不過,黃嘎子是淡水魚,多養幾天倒是沒事。於是楊海燕道:“我買10條,你能提供裝魚的木桶嗎?明天就來還上。行的話,就幫我抓十條大的。”

賣魚老板也幹脆:“行,你來還的時候放那邊的河鮮鋪裏。”說著,他抓了十條大的放進小木桶裏,然後用木桶蓋蓋上。

等洪嬸回來之後,又得把這十條魚給拎回去了。

接著,楊海燕又買了河蛤蜊、黃眉頭,和黃嘎子相比,黃眉頭則是死的,晚上回去就可以做了吃。黃眉頭比小黃魚還要小,長得非常相似,大概就楊海燕的兩只寬那麽大,這種魚清蒸很好吃,可以曬幹,紅燒的話煮久了肉會碎,因為它的骨頭是非常軟的,有些人吃這個會把骨頭都咽下去。

除了海鮮之外,楊海燕你倒是沒有買別的了,因為蔬菜和肉鎮上也有。走遍了菜場,沒有看到水果,楊海燕有些可惜。接著她們又去逛了鋪子,逛到了其中一間皮草鋪子。楊海燕聽洪嬸說,這裏的冬天會冷,且連著兩個月氣候都不會太好,就想著棉襖、羽絨服、皮草了。

羽絨服不切實際,但皮草卻是可以。可看了鋪子裏的皮草,她也沒有興趣了。古代的皮草處理的太粗糙,穿在身上她都覺得不衛生。

不過,這皮草做靴子卻是極好的。而且,給秦放做外衣也可以,從家裏到軍營這段路,他可以裹著穿,肯定保暖。

想好之後,她又買了一些處理的還算可以的,且好打理的羊毛皮草。羊毛皮草是從關外的草原商人帶來的,草原商人處理皮草有專門的手段,一張皮看上去光亮不說,還非常的完整。楊海燕算了算,買了兩張皮。

再之後,便沒有她看中的東西了。不過逛了一上午,也差不多累了,她找了館子,和洪嬸在館子裏吃了午飯。在等館子上飯菜的時候,讓洪嬸給洪叔送了一碗面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