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3/4頁)

杜科雖然是文官,但是習武,這次為了早點趕到環水縣處理官匪勾結的事情,他是一路騎馬的,騎馬比坐馬車快。

所以他回過神之後,馬上就起來了,他下馬,只聽見老百姓又道:“恭迎欽差大人。”

還有的喊:“欽差大人來了。”

甚至:“欽差大佬也來了。”

以及:“拜見欽差大人。”

總之,老百姓熱情的聲音是非常明顯的。杜科就納悶了,老百姓這是怎麽回事?怎麽那麽熱情呢?不過,杜科也沒有亂,他嚴肅的臉上揚起幾分笑容,用生平最慈善的聲音對老百姓道:“大家快起來吧,別跪在地上了,起來吧。”說著,還扶起距離他最近的一個老伯:“老人家,這是怎麽回事啊,你們怎麽都在這裏?”他因為趕路,所以連秦放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到,這些老百姓怎麽就知道了?

被杜科扶起的老伯有些受寵若驚道:“回欽差大人的話,自從秦將軍告訴我們,欽差大臣這幾天會來,我們就每天在城門口等著,今天等到了您,大家心裏高興。”

杜科不知道該怎麽說,與其說老百姓熱情,倒不如說秦放為什麽要把他即將到來的事情告訴老百姓?杜科好奇的問:“秦將軍是怎麽跟你們說欽差大人的事情?”

老伯老實道:“秦將軍說,他奉皇上的命令剿匪了,縣太爺官匪勾結被拿下,我們老百姓被搶劫的東西,朝廷和皇上會適當的補償我們,但是我們要事先理清楚,這樣您來了,才能清楚。這不,大家都已經理好了。所以在這裏等著您呢。

對了欽差大人,秦將軍還說,我們如果有冤情的,也可以找您伸冤,真的可以找您嗎?”

杜科怎麽回答?必須可以啊。他對老伯道:“老伯,本官剛到環水縣,要先去縣衙處理事務,你先告訴大家讓大家散了回家去吧,兩日後本官會沿街敲鑼打鼓告訴大家,到時候你們再來找本官。”

老伯尊命:“是。”然後他開始吆喝大家,“大家散了吧,別打擾欽差大人,欽差大人要回縣衙……”

杜科也跟著道:“大家散了吧,先回家去。”

老百姓聽話的散了,杜科對其中一名衛隊道,“你帶上幾人去打聽一下這幾天秦放的情況。”怎麽就說動這麽多的百姓來迎接他呢。

衛隊:“是。”

接下來,杜科就去了縣衙。不過,杜科還沒到縣衙,就遇上了沖沖過來的秦放。縣太爺被抓,縣衙沒有人,秦放自然要坐鎮。他不僅坐鎮縣衙,還讓士兵們巡邏,以免沒有衙役巡邏的縣城發出別的事情。所以巡邏的士兵發現欽差大人來了,便去稟告秦放了,秦放這才沖沖的過來。“末將參見大人。”

杜科看著秦放,一個月前,這還是個普通的年輕人。就算是千夫長,可在他這個兵部侍郎的眼中,還是不夠看的。說白了,連他家的守衛都不如。那個時候的秦放,沒有什麽特別的。非要說的話,有些膽識。畢竟在他提出讓魏勿擔任千夫長的時候,他還敢推薦韓臻。

可是,差不多一個月沒見了,這個人像是一把寶刀,在打磨中,慢慢的鋒利了起來。

杜科內心有些驚訝,卻也不足以讓他震撼。他對秦放是有些好感的,這好感來源於秦放的這封信。說起來,秦放送到京城的這封信,讓他覺得秦放是個會做事的。剿匪、證據,都一一準備了,而不是把難題丟給他,讓他去剿匪找證據,所以這樣會做事的人,他覺得不錯。

但之前僅僅是不錯的話,那麽這次來到環水縣,看到這麽多百姓迎接他,不管出於什麽理由,杜科都有點美滋滋的。所以,他的心情很好。他道:“秦將軍不必多禮,請起。”這語氣、這態度,比當初在永州軍營的時候好太多了。

秦放起身,然後沉默的站在杜科的一邊。他本來就不是個多話的人,所以也不會像有些機靈的下屬會說些好聽的話去攀交上司。比如一般人這會兒會說一句:杜大人一路辛苦了。但是秦放沒有。

杜科倒是挑眉看了他一眼,看著他沉默,杜科又覺得好笑。他為官多年,縱然對被人的拍馬屁已經沒有感覺了,也能直接無視,但是說句實在話,有拍馬屁的話,總比沒派馬屁的話要強吧?可這位呢?杜科搖搖頭,也直接開了話題:“方才本官進城的時候,看到很多老百姓在那裏等著本官,這是怎麽回事?”

秦放道:“他們在等大人。自從前幾天末將說了欽差大人會來環水縣,為他們做主盜匪的事情,以及其他冤案等事情之後,他們就盼著大人來。眼下大人來了,他們肯定很高興。”

這話很純樸,不過杜科聽了,嘴角動了動,很受用。“你把這幾天的事情同本官說說,你們拿下盜匪窩,把所有的盜匪都抓了,竟然不傷一兵一卒,你倒是指揮的好。本官知道你出身寒門,家裏也沒那個條件讓你念書,卻還能有這般作為,可見你天適合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