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官像(第2/2頁)

楚州沒發生圍城之戰,結果害得張彥卿被罷官,陸寧也有些無奈,這種悍勇忠貞之將,能為自己所用的話,當然要試一試。

張彥卿當然也不知道這些,他對這位口碑兩極化的東海公並沒有什麽好感,至於東海公之神勇無敵,想也知道是吹噓出來的,看他玉面郎君模樣?能上陣殺敵?

當然,作為下屬,東海公又有重新啟用之恩,兢兢業業辦差就是了。

掌書記趙普,同時也為東海國相,推官陳致雍,同時也是東海國郎中令,位在左右侍郎之上,國相之下。

他倆的身份,都是東海國屬官,又是軍府的幕僚。

泉漳官員,陸寧僅僅保舉了一名陳致雍帶回屬地,因為官原等,家就在泉漳,都是宗族觀念極強之人,千裏迢迢來海州本就不現實,對他們來說,那等於發配了,而陳致雍倒是可以四處漂泊的樣子,曾經在金陵做過官,郁郁不得志又返鄉,而他的志向,本就不想蝸居在泉漳這種偏僻之地。

當然,也就這個陳致雍,特立獨行一些,問他想不想和自己去海州,他立時納頭便拜的樣子。

其余人,想也都會推辭。

何況,陸寧雖然覺得自己封國極需要人才,可去泉漳轉了一圈,便搜刮一堆泉漳名士回東海,必然會落人口實。

現今這豐盛的宴席上,望著諸官,陸寧心中,同樣頗多感慨。

突聽馮延魯道:“小小都頭,也配與我吃酒?!”

卻是林仁肇,有些醉意,舉杯正挨個給上官敬酒,第一個,敬了這馮延魯。

因為這桌酒宴,本就有為剛剛赴任的馮延魯接風的意思,林仁肇又聽主公言,要對這馮延魯加倍恭敬,是以,第一杯酒便敬馮延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