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3頁)

李蔓擡腕看了看表,宋逾他們走了大半個小時,這會兒還沒有爬上海拔2000米的山頭吧。

“擔心你愛人?”白芹笑道,“放心吧,領頭的張叔,往返咱南猛壩都二十年了,路上什麽情況他沒遇過,有他在,出不了事。”

李蔓笑了笑,又埋頭寫了起來。

“唉,李蔓,我和丁慧、劉麗、王樂儀準備下班後,去後山采菌子,你去不?”

“下班後,天都快黑了,”車永成道,“林子裏本來就暗,萬一再下一場雨,你們往哪摸,當心迷路回不來。”

“烏鴉嘴!”白芹偏頭瞪了他一眼,不悅道,“我們又不走遠,就在山腳,得有多笨才會迷路。”

這話說出來不到半天,打臉了。

五月,雲南漸漸進入了雨季,而隨著雨季的來臨,因氣候、地理環境孕育出的多種森林類型,也冒出各式各樣的菌子。

商店後山亦是,順著溪流,繞過陡峭的山壁,一腳踏入山林,各式菌子頂開頭上的枯枝敗葉,露出了或圓形,或傘狀的菌頭。

相較於李蔓看什麽都稀罕,劉麗、丁慧只專往松林跑,找松蘑、幹巴菌、青頭菌、羊肚菌,而白芹、王樂儀則更喜歡竹林裏生長的竹蓀。

隊伍一下子分成了兩撥,李蔓看了看,左右離得都不遠,也就沒去那一邊,而是背著竹簍,拿著小鋤小心地挖了起來,什麽長像奇怪,帶有奇香的虎掌菌,顏色鮮亮的雞油菌,破皮處會冒乳白漿汁的奶漿菌,生長在雜木林下,具有“紅靈芝”之稱的大紅菌,紫紅色的米湯菌,刮傷菌體就會出現藍綠的見手青,長得跟洋芋差不多的馬屁泡(馬勃菌),長成一把的掃把菌,層層疊疊的白參菌,像喇叭花似的喇叭菌,像雞屁股的雞屁菌,長在麻栗樹下的麻栗窩菌等等。

挖著挖著,李蔓就走到了松林邊緣,咦,松樹菌,這個好吃,跟雞樅一樣鮮美,還有自己獨特的香味。

剛挖了窩松樹菌,李蔓又眼尖地瞅到了朵,像發黴了似的銅綠菌。

采了銅綠菌,又瞅見堆沒人要的雲芝菌。雲芝菌長得難看,味苦而香,多用於煮水喝,有清熱、解毒、抗癌、護肝等功效。

遲疑了下,李蔓還是小心地將它挖了下來,隨之又在一株松樹下,挖到了黑松露,這玩意兒,現在沒什麽人吃,倒是常有野豬過來拱食。

想到野豬,李蔓不由得擡頭四顧了下,這一看好了,幾人一個都不見。

一陣風吹過,松針上的水珠揚揚灑灑地飄落下來,淋了李蔓一頭一臉,聽著林木低低的嗚咽,看著昏暗間重重環繞的樹影,李蔓禁不住打了個寒噤,“劉麗、丁慧,你們在哪呢?”

“劉麗——”

“丁慧——”

“劉麗——”

“丁慧——”

“唉——”遠遠地傳來了聲回應,李蔓心頭一松,緊跟著又揚聲道,“竹簍還沒采滿嗎?該走了。”

“滿了,你等等,我們這就出去。”

李蔓等了會兒,丁慧和劉麗背著滿滿的竹簍,相繼走了出來,“白芹和王樂儀呢,還沒出來嗎?”

“在竹林那邊,”李蔓道,“走吧,過去喊喊。”

三人從松林走出來,越過一片雜木林,到了竹林邊緣,揚聲喊了會兒,半晌只有王樂儀背著竹筐走了出來。

問她白芹呢?不知,說是早早就分開了。

這下麻煩了,林間已經很黑了,狂風吹起,眼見還有一場雨即將到來,再不把人喊出來,大家成跟著淋雨了。

相視一眼,李蔓、丁慧、劉麗放下竹簍,留氣喘籲籲的王樂儀在旁看著,拿著小鋤走進了竹林。

“白芹——”

“白芹——”

……

走了好長一段,喊了這麽久還是不見人影,頭頂劈裏啪啦的雨點落了下來。李蔓擡腕看了下表,七點多了。

西雙版納太陽雖說落得晚,可今兒是陰雨天,這會兒能見度已經很低了。

“咋辦?”劉麗焦急道,“早知道她這麽不靠譜,說什麽也不跟她一起進山。”

丁慧:“是啊,你說這人得多傻啊了,都下雨了,還不知道出來。”

李蔓擔心道:“會不會出事了?”

兩人一驚,臉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