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頁)

趙金鳳和李長河一到部隊就在琢磨這事了,就怕李蔓和宋逾不同意,如今一聽李蔓松了口,趙金鳳立馬應道:“成、成,不開太多。”

李蔓捋了捋手裏的麻繩,瞟了眼院內近段日子拔得零落的菜地:“阿奶,明兒待客,院裏的菜夠嗎?”

趙金鳳捏著針頭往外一拔,刺棱一聲,長長的麻繩穿過鞋底,她抽空往外瞅了眼:“夠!”

針頭再次紮過鞋底,趙金鳳接著又道:“育的菜苗有半尺高了,後天要是雨停了,就把地整整,把菜種上。”

“我想吃西瓜。阿奶,咱家種幾顆唄?”

這邊氣候好,一年四季都可以種西瓜。

“好,再給你種幾顆甜瓜。”

……

李長河跟著將羊送去後勤,幫著安頓好,接過汪主任遞來的錢票,驚訝道:“還有票?”

“哈哈……我們占了這麽大的便宜,哪能不補點票,您看看,還想要什麽票,我給您湊湊。”

李長河一張張翻過,真多!

有40斤糧票,10尺布票,2斤棉花票,2斤糖票,3斤肉票,5張肥皂票,還有1張縫紉機票。

這是根據他家的情況給的吧?!

李長河猶豫了下,將縫紉機票和糧票退了回去:“家裏你趙阿奶習慣了用手縫制,小蔓也喜歡穿她阿奶繡的衣服,這個就不要了。至於糧票,宋逾和小蔓有工作,吃供應糧,我和你趙阿奶原來在雙鳳寨分的糧食還有些……”

“李阿爺,”汪主任將票放回他手裏,笑道,“這會兒生產隊還沒到分糧的時候呢,你們現在吃的還是過年那會兒分的糧食吧,那還能剩多少!宋連長跟李同志是有工作,可他們的供應糧,要到下月才發。另外,我聽說,宋逾父母在蘇州鄉下,弟妹年齡也不小了……”

李長河一愣,笑道:“行,這情我承了。回頭,母羊生產,不管什麽時候,叫人來家喚我一聲。”

“那就麻煩您了!”

……

李長河揣著錢票,哼著小曲從後勤出來,拐彎去食堂買了塊豆腐,司務長還讓人給他撈了只豬耳朵,一截大腸。

李長河要給錢票,司務長擺擺手,說什麽也不要。

連番的經歷讓李長河感概不已,對軍營也多了份歸屬感。

“小蔓兒,”剛一進院,李長河就心情甚好地揚聲道,“看我帶了什麽好吃的?”

早上活的面開了,趙金鳳把野豬肉垛成沫,用豬油和著酸筍、青椒、木耳、菌子炒了滿滿一鍋餡料,李蔓坐在案板前,正在擀面皮,聞言應道:“阿爺,我在廚房呢。”

李長河提著食堂借來的竹籃進屋,拎起豬耳和大腸,在李蔓面前晃了晃,笑道:“香吧?”

“香!阿爺去食堂了?”

“你不是要吃豆腐包子嗎,我去買塊豆腐,正好遇到司務長,二話沒說,就讓人給我撈了這些,沒要錢票。”李長河笑道。

李蔓看他這麽高興,跟著開心道:“這麽說,阿爺跟司務長很談得來嘍,那明天請客,你要不要邀他來喝一杯?”

“邀,還有後勤的汪主任,”放下東西,李長河將錢遞給老伴,拿著一沓票,一張一張給李蔓看,“汪主任給的,本來這幾張我是不要的,太貴重了!可他後面提了句小逾爹媽,我就沒好意思拒絕。”

趙金鳳:“那他對咱家情況挺了解的。”

“宋逾一來就是正連級幹部,再加上咱家又是搭棚又是蓋屋的,誰不打聽兩句。”李蔓說罷,起身洗了下手,接過豬耳切了三根細絲,嘗了根,另兩根分別喂給趙金鳳、李長河道,“挺好吃的,阿爺,中午你跟宋逾喝一杯?”

李長河剛要答應,就見老伴瞪了他和孫女一眼,警告道:“家裏的桑葚酒、米酒,隨你們爺倆喝,小逾下午還要上班,你們可不能攛掇他跟著一起胡鬧。”

李蔓沖趙金鳳做了個鬼臉,嘻笑道:“知道啦!”

收起豬耳、大腸,李蔓繼續擀面皮,李長河洗洗手,幫忙包包子。

趙金鳳點了點老伴給的錢,482元:“都在這兒了?”

“沒,羅連長家差了48.5元,許營長家差了32元。”

李蔓過來這麽久沒出去竄過門,也很少打聽別家什麽事,聞言詫異道:“許營長一個月,一百四五,羅連長也有一百一二,手頭咋會這麽緊?”

“這年頭家裏出來一個人才不容易,要麽早期傾了全家之力供養,要麽就是小小年紀就出門打拼,”趙金鳳把錢揣兜裏,洗了洗手,開始炒豆腐餡道,“不管哪一種,久不在家,無法奉養父母照顧弟妹,心裏能沒一點虧欠。那養老錢還不得給足點,弟妹有個什麽,不得搭把手。再加上妻子沒有工作,幾個孩子又是正長身體的時候,吃穿用度又是老大一筆,一年年一月月哪還存下什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