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4頁)

“11點半的車,”李長河洗了把臉道,“已經在路上了。晚上,呂政委的警衛員小馬跟宋逾一起去紅旗鎮。”

趙金鳳:“客車一到晚上七點就不往這邊來了吧?”

“呂政委說,2師有人在景市辦事,韓琳和帶他來的徐同志到景市,那邊的戰士會稍帶一程,讓小馬和宋逾晚上九點左右去紅旗鎮接人。”

“我也去吧?”李蔓擺好碗筷道。

宋逾支好車子,拿出車簍裏的包裹,遞給她道:“王姐給你的。”

“王雙?!”李蔓愣了下,解開上面的紙繩,打開包在外面的舊報紙,露出一塊軍綠色的細棉布來,展開足有2米長,“這……也太貴重了吧?”

便是認親宴隨禮,同事之間,有個五毛就不錯了。

“你昨天跟她在商店吵嘴的事,應該被司務長知道了,”宋逾重新換了盆水,挽袖洗手道,“收下吧,回頭切塊羊肉讓阿爺給司務長送去。”

李蔓欣喜地展開,量了下寬度:“阿奶,你快過來看看,夠做一件背心,一條褲衩吧?”

趙金鳳摸了摸,跟著笑道:“這麽好的布做背心、褲衩遭塌了,我給琳琳做套小軍裝。”

“有軍裝了。”

“那就做兩條長褲,回頭再買兩件白襯衣配。”

宋逾拿毛巾抹了把臉:“小蔓不是給他買了兩身衣服嗎,這塊布我看就做套練功服吧。”

趙金鳳:“什麽款式的練功服?”

“等會兒吃過飯,我畫個樣子。”

宋逾畫的練功服,上面是寬松的斜襟上衣,下面是闊腿褲,中間紮條寬腰帶,看著跟影視劇裏古代的短打有些相似。

這種衣服以寬松為主,不需要多精準的尺寸。

趙金鳳放下圖,擦了擦方桌,鋪開布料,拿了塊土疙瘩畫出樣式,沒一會兒就剪裁好了。

剩下的布,她又裁了條外穿的大褲衩,拼了兩條平角內褲。

“阿奶,要不要借台縫紉機?”

“不用,”趙金鳳飛快地鎖著邊,頭也不擡道,“我又不會用那玩意兒。”

李蔓也不會用,也沒怎麽捏過針線,讓她綴個扣子,她都綴不平。所以看了幾眼,就湊到了給韓琳紮稻草墊的李長河和宋逾身邊,“阿爺,後勤做的屏風好了嗎?”

“我等會兒過去看看,順便再拉套桌椅。”

“嗯。”李蔓幫忙將一把把稻草捋順,遞給宋逾,伸手戳了戳他,“唉,屋裏突然多了一個人,夜裏你會不會不習慣?”

“不會。”宋家子弟入伍,都是從小兵做起,大通鋪、四人帳、兩人間,什麽樣的,他沒住過。便是初來那會兒,在知青點,他也是跟人合住。

李蔓仔細瞅了眼他的臉色,見沒有勉強,笑道:“你適應力還真好!”世家出來的將軍耶!

犁地、挑糞、趕車、編筐、打獵,幾乎沒有他不會的。

宋逾:“……”小看人了吧!

他當年待的邊境,萬裏風沙,不見多少綠色,風起敵來,手起刀落,血色迸發,糊模的視線裏分辨敵我全靠經驗,稍不注意就砍到了自己人。累極之時,死人堆裏一滾,閉眼歇半刻,爬起來再戰;渴得狠了,他能趴在地上舔死屍帽子上的露水;餓得受不了了,他也能挖沙蟲吃。

什麽沒經歷過!

***

下午,李蔓不用去上班,等李長河拉了屏風、桌椅回來,便開始跟他一起調整左屋的家具擺設。

宋逾的床原就靠後墻而放,這個,連同床頭的樟木箱和床尾的衣櫃就不用動了,只是在衣櫃旁邊多加套桌椅。

左邊靠墻的書櫃移到右邊,窗下的書桌往右拉拉,靠左墻挨窗擺一張1.2米寬的架子床,床尾放個樟木箱,緊挨著箱子放的是那架1.5米寬的屏風。

這樣以來,就成了兩個斜對的L型獨立空間。

給小韓琳的架子床上,鋪上稻草墊、席子、褥子、床單,擺上裝好稻殼的枕頭、疊好的薄被,一切就好了。

院內另幾床的被褥、稻草墊、席子也都曬去了潮氣,鋪好床,李蔓開始準備晚飯,人晚上到,那得熬個高湯,這玩意兒養人。

取下火塘上熏制的最後一段羊脊骨,刷去上面熏的煙灰,焯水,洗去血沫,放進冷水鍋裏,加姜片、野蔥結、米酒燉煮,中間再放幾片火腿提鮮,擱幾塊羊肉增味。

白面舀上三碗,活面醒著,只等人到了羊肉湯裏下面吃。

而他們晚上,吃得就簡單了,苞谷粥,烤餌塊,配幾樣涼拌小菜。

剛吃完飯,李蔓見趙金鳳就著光又縫了起來,不由勸道:“阿奶你歇歇,他胳膊傷著呢,就是學武也得先養養身子,練武服不急。”

“嗯。”趙金鳳展了展手裏的上衣袖子,一指縫好的褲衩和兩條小內褲道,“一路過來人困體乏的,洗個熱水澡換身幹凈的衣服睡著才舒服,你把這三件洗了,掛在爐火旁烘幹,等會兒好給孩子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