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最根本的建議(第2/2頁)

他皺眉,既是因為兒子所述之事,確實是他們魯陽將來必須面對的問題,屬於潛在的隱患,也是因為兒子故意在他面前說破這事。

不得不說,魯陽鄉侯嘗自詡自己年幼時聰慧過人,這也並非沒有道理,這不,一聽兒子這話,他就立刻猜到了兒子的心思,皺著眉頭問道:“聽你這意思,你想說服我接納這些難民?”

趙虞也不否認,委婉地說道:“孩兒想先跟父親探討一下,倘若父親能同意的話,相信劉公也會考慮考慮。”

魯陽鄉侯聞言輕哼一聲,微微搖了搖頭說道:“說得輕巧!……我魯陽縣除了縣城,有大鄉三四個,小鄉六七個,遍布境內各處,你想安置這些難民,勢必會引起諸鄉的不滿。”

趙虞並不氣餒,徐徐說道:“諸鄉的不滿,孩兒以為無非就是水、土二字,水即水源,自古以來,相鄰兩個鄉為了水源而發生沖突,屢見不見。但等璟公渠竣工之後,從東往西有沙河、從北到南有璟公渠,這兩條河渠可基本上覆蓋我魯陽全境,並且,沙河水源豐富,而璟公渠則是引汝水,水流亦是富足,想來境內諸鄉不至於會因為用水而引起什麽矛盾;再說土,即農田,這幾日我與鄭鄉長多次談過,據他所說,我魯陽縣境內仍有不少荒土、瘦田無人問津……”

魯陽鄉侯搖了搖頭:“瘦田可不利於耕種,縱使分給那些難民,借此減輕縣內的壓力,但這些人養不活自己,最後還是要靠縣內補助。”

“補助好過白養他們呀,更何況,他們可以種豆菽,據孩兒所知,豆菽可以改變土質。”

“你怎麽知道?”魯陽鄉侯狐疑地看向兒子。

趙虞愣一下,忍著心虛說道:“呃,孩兒是聽說的,據說從秦漢時期,便有人嘗試將豆菽與谷麥混種,利用豆菽的根瘤改善土質,對瘦田增肥。”

“聽誰說的?”

魯陽鄉侯狐疑地看著兒子。

趙虞心虛地低下頭,撇開父親的視線:“聽一個難民說的,具體相貌孩兒記不得了,他大概是這麽說的……”

魯陽鄉侯捋著胡須思忖著,思索著兒子提出的建議。

無論是種植豆菽,還是接納工點內的那些難民。

良久,他問趙虞道:“事實上,我與劉公也想過這方面的事,但考慮到璟……唔,考慮到那條河渠離竣工尚有一段不短的日期,便不曾深入探討,你今日向為父提起此事,看來你有你的看法。”

“是的,爹。”趙虞點點頭說道:“孩兒並無邀功的意思,不過鄭鄉工點內的難民,如今已經初步安定下來,但據孩兒所見,他們對我魯陽並無歸屬感。再者,孩兒方才也說了,咱們魯陽拿了汝水諸縣不少錢糧,日後也不好違背承諾,將這些難民驅趕向北,既然橫豎都要收容這些難民,為何不趁早呢?允許每個工點的難民建個鄉,登記在冊,允許他們自己建個鄉,在我魯陽安居下來……爹,只有這些難民穩定下來了,我魯陽縣才能真正穩定下來。”

“話雖如此……”魯陽鄉侯捋著胡須遲疑道:“但唯恐地少人多,日後養活不了那麽多人呐。”

“到時候再想辦法唄。”見父親有所意動,趙虞趁熱打鐵勸道:“先設法讓難民們歸心,讓他們安心在我魯陽定居,我魯陽西北有魯山,東北有應山,南有臥牛山,且又傍著沙河,再加上璟公渠,無論日後無論是打獵、捕魚,都能養活一大幫人,倘若這樣仍然不足,咱們到時候再跟汝水諸縣‘談談’……”

聽到談談二字,魯陽鄉侯亦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當然知道,汝水諸縣對此其實是很懊惱的,只不過沒辦法罷了。

“我考慮一下。”他捋著胡須說道。

見此,趙虞又幽幽說道:“倘若此事能成,無論是現今境內的難民,還是日後源源不斷湧入境內的難民,都將對劉公與父親感恩戴德……”

“哼!”

魯陽鄉侯聽到後立刻板起了臉:“你以為為父在乎這些虛名麽?”

“父親怎麽會是在乎虛名的人呢?”

趙虞一臉信誓旦旦。

他知道,父親被他說動了,而在父親被說動的情況下,劉縣令於情於理都不可能反對。

如此一來,境內的難民終於可以在他魯陽縣安居下來,而這些難民的安定,即是魯陽縣的安定。

哪怕後續仍有源源不斷的難民湧入境內,難民問題也不會再是他魯陽縣的不安定因素。

或許若幹年後,魯陽會因為境內人口的基礎,成為超過葉城、超過汝水諸縣的縣也說不定。

而這,就是趙虞想為這個故鄉所做的。

是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