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轉年

聲勢浩大的江東義師,在陳太師的鎮壓與進剿下,竟在短短幾個月內便瀕臨覆亡,就連趙璋、趙瑜兄弟亦相繼戰死,這無疑是世人所始料不及的。

包括趙虞。

在臨近王二十八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幾名太原騎兵日夜兼程將薛敖親筆的一封書信送至許昌,交至趙虞手中,即陳太師叫薛敖主筆、勸說趙虞莫要介入王室內事的書信,也是趙虞所收到的來自薛敖的第二封書信。

其實薛敖並不是一個粗人,陳門五虎就沒有不能識文斷字的,但在這封信中,薛敖卻寫得十分直白,大抵就是告訴趙虞,莫要急著介入王室內事,也莫要急著報復太子與三皇子,待老頭子平定山東、凱旋回到邯鄲,自會親自討回公道,為他出氣。

這顯然是薛敖將趙虞視為自己人的表現,否則信中內容若被外人所知,哪怕是陳太師恐怕也會受到一些名譽上的損失,畢竟這位老大人可是準備為了義子向當今的儲君討回公道。

而收到這封信的趙虞,亦因為薛敖這直白的轉述,心中湧起幾分感動,旋即,這份感動便轉化為了愧疚。

因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故意接近鄴城侯一家,真正目的並非是為了報復太子或者三皇子,而是為了進一步攪亂王室的內爭,這一點就連陳太師與薛敖也未瞧出來,還想著待平定山東後為他討回公道,這讓趙虞亦有些過意不去。

很遺憾,薛敖這封信是在十月初五派人送出的,而陳太師下令猛攻臨淄城是十月十六日,因此薛敖在信中也未曾提及什麽重要的事,只是針對江東義師那些晝伏夜出的‘弓弩手’,發了一通牢騷,大抵就是指摘江東叛軍行事卑鄙雲雲。

趙虞看得好笑,畢竟在他的認知中,戰場之上為了取勝,無所不用其極,似江東義師的那些弓弩手,算什麽卑鄙?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趙虞所相識、且了解的一部分人中,薛敖確實稱得上是最光明磊落了,因為這家夥的武力實在是太強悍了,以至於他不屑於使用任何陰謀詭計,這讓趙虞不禁聯想到了楚漢爭霸時的項籍、項霸王,大概薛敖與項霸王是一類人。

為了進一步打探山東戰役的進展,趙虞又寫了一封回信,派前來送信的太原騎兵送至薛敖手中,此時的他萬萬也想不到,薛敖下一回給他寫回信的地點,並非在山東,而是在彭城郡,距離下邳僅咫尺之遙……

轉進至十一月,潁川郡境內各縣的吃糧情況進一步加劇,雖然潁川官府嚴密控制著郡內的米價,但代價,就是官倉內的儲糧食進一步減少。

而在這種情況下,潁川郡依舊遵照朝廷的命令,冒雪向梁郡運輸了第三批糧食,補足了‘調糧百萬石’的最後一部分,再次由上部都尉褚燕親自押運。

不誇張地說,因為這‘調糧百萬石’一事,許昌‘兩署’——即郡守府與都尉署的官員,心情十分復雜,頗有種如履薄冰的惶恐。

因為他們知道,在這件事上,官府欺騙了郡內的民眾,一旦郡內的民眾得知朝廷下令調糧的數額是一百萬石,而不是某位周都尉所說的‘五十萬石’,必然會引起爭議。

倘若再讓他們得知郡內的存糧堪堪只能吃到明年六、七月份,保不準會民心暴動。

鑒於這一點,李郡守嚴令兩署與各縣的官員泄露任何有關於郡內存糧的事。

那麽,潁川郡的這批糧食,是否緩解了濟陰、東平、濟北等地的缺糧狀況呢?

答案是並沒有。

十一月初,鄴城侯世子李奉的弟弟,公子李勤,忽然來到了許昌城。

得知消息,趙虞便帶著牛橫、何順等人出城相迎。

在二人寒暄客套之際,因趙虞稱呼李勤為‘公子’,李勤笑著說道:“……家兄回到鄴城後,曾不止一次與人炫耀,稱他與周都尉以兄弟論交,周都尉稱家兄為‘伯承兄’,何以呼我為公子?……周都尉喚我仲勉即可。”

趙虞豈會聽不出這李勤口中滿滿的拉攏示好之意,順勢笑著稱呼道:“那周某就冒犯了……仲勉兄。”

見趙虞如此,李勤面露欣喜之色,連聲說道:“好賢弟、好賢弟。”

說罷,他向趙虞解釋了此番前來的原因,原來是兄弟倆的母親得知自家女兒如今住在一座山賊窩,雖然沒有表現什麽嫌棄,反而感激趙虞庇護了其女,但終歸也是擔心自家女兒在黑虎山上的吃住問題,因此就吩咐李氏兄弟親自來一趟潁川,給女兒帶些吃住之物。

趙虞恍然大悟,旋即便轉頭看向李勤一行隊伍中的馬車。

整整五輛馬車,裝得滿滿當當——好家夥,這就是所謂的‘些許東西’?這是打算讓女兒在他這邊長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