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趙代李氏(第2/4頁)

楊雄沉默片刻,旋即嘆息道:“不必。……我楊氏對他已仁至義盡,他會理解的。你去吧,莫要等薛敖攻破城門,為時晚矣。”

楊繼遲疑片刻,最終默默點了點頭。

當日,楊繼開城門投降,而楊雄以及老五楊暐,則雙雙自刎。

收到楊繼願意投降的消息,薛敖立刻率軍前來,在確認無詐後,命人綁下楊繼,旋即率軍進入城內。

見大勢已去,三皇子李虔與其母楊妃亦相繼服藥自殺。

對於這母子二人的自殺,薛敖不悲不喜、無動於衷,反而與鄒贊商量起對楊繼以及其他楊氏族人的處置。

事實如楊雄所料,鄒贊雖奉邯鄲之命討伐涼州,但目的僅僅在於討伐牽扯到‘弑君’之罪的楊雄、楊暐、李虔幾人,倒也未曾想過要將涼州楊氏趕盡殺絕,畢竟楊氏久在涼州,在境外諸羌部落中極有威望,倘若將楊氏趕盡殺絕,會不會引起羌人為楊氏復仇另說,涼州面對羌人的威懾力無疑會大大削弱。

包括楊氏五子的老二楊繼。

此人確實沒有參與邯鄲之亂,且一直坐鎮於邊境,在涼侯楊秋老邁臥病的近些年,可以說正是楊繼震懾著羌人,除非另調一員良將坐鎮涼州,否則將楊繼等人趕盡殺絕,反而不利於國家。

更別說,他邯鄲接下來還有與江東叛軍的交戰,鄒贊當然希望楊繼能盡快使涼州穩定下來,助邯鄲抵擋江東叛軍的攻勢。

可如何讓楊繼乖乖聽從邯鄲的命令呢?

考慮再三,鄒贊與薛敖商議道:“可以暫時將楊氏的族人遷至邯鄲一帶作為人質,如此,楊繼必然乖乖就範。”

薛敖想了想,點點頭同意了鄒贊的決定。

於是乎,鄒贊便吩咐人帶來楊繼,對後者說道:“考慮到你兄弟幾人此次犯下的滔天罪行哪怕是將你楊氏誅盡亦不為過,但念在你楊氏多年坐鎮涼州有功,且當今邯鄲正是用人之際,我代朝廷網開一面,留你一命,且不追究你楊氏其余族人,但需要你為你兄弟幾人的罪行贖罪,將功補過。……為使邯鄲放心,我決定將你楊氏族人暫時遷往邯鄲一帶,你可答應?”

作為階下囚,楊繼自然不敢拒絕,點頭答應。

於是,鄒贊便下令將楊氏族人遷往邯鄲。

至於此前投奔涼州的以前太師王嬰為首的官員,亦被鄒贊下令抓捕,通通抓回邯鄲。

而與此同時,義師這些年亦在逐步擴張勢力。

除了項宣打下的巴蜀兩郡,陳勖亦相繼奪取了山陽、睢陽、任郡、魯郡等地,這還是在趙虞有意約束下的結果,否則,恐怕整個大河以南都已被義師攻占。

新王六年五月,鄒贊、薛敖陸續率得勝之軍撤回邯鄲,消息傳到大河以南,義師也立刻停止了擴張。

截止當前,整個中原除了潁川與河南、梁郡、濟陰、東平、濟南、濟北等幾個大河沿岸的郡,其他大多都已被義師攻占,此時義師所占據的地域,其實已經隱隱超過了晉國。

當鄒贊、薛敖凱旋而歸的消息傳開後,整個天下都在觀望,觀望於晉國與義師是否會爆發戰爭。

而這場戰爭一旦爆發,那無疑是迄今為止最浩大的戰事。

然而出乎天下人意料的是,無論是晉國還是義師,都沒有主動引戰的意思。

其實道理很簡單,邯鄲剛打完討伐涼州的戰事,雖然取得了勝利、且迫使涼州再次臣服,但軍隊與糧草卻損失嚴重,充其量只能在大河沿岸防守,卻沒有主動進攻的余力;而義師趁邯鄲討伐涼州的實際,新占了許多郡,暫時也還未能消化。

於是乎,晉國與義師竟呈現詭異的和平,隱隱有些劃河而治的意思。

雖說現在不打,不代表將來不打,但至少當下雙方還未做好交戰的準備。

於是趁著這段和平期,邯鄲索性先把鄄城侯李梁給扶正了。

新王六年九月,邯鄲傳出噩耗,新君李欣不幸感染怪疾,藥石不靈,不幸駕崩,經朝中與董太後商議,擇李欣的叔父鄄城侯李梁繼承大位。

李奉如願以償成為了太子,但他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此時他與弟弟李勤,包括他們已成為晉國天子的父親李梁都已經得知,造反軍現如今的統帥,即是這些年‘在家養病’的左將軍周虎,同時他也是他們的妹夫。

正因為得知了趙虞的真正身份,也知道了魯陽趙氏曾經的冤屈,李奉私下對弟弟李勤苦笑道:“為兄這太子,也不知能當幾日。”

當然話是這麽說,但能嘗嘗當太子的滋味,李奉心底還是挺興奮的。

聽到兄長的話,李勤笑著說道:“那就看祥瑞能否說服咱們那位妹夫了。”

原來,在得知了趙虞的真正身份後,兄弟倆的妹妹祥瑞公主就偷偷跑到了邯鄲,投奔義師那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