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NZT的另一種副作用

陳晨走出了鄭建的辦公室。

他神色如常,誰也看不出,他在半分鐘前剛和一名副教授爭吵過。

順著樓梯,陳晨走到了一樓,走出一樓大廳,走出了辦公樓的大門。

直至此時,陳晨才拿出手機,看了看時間。

此時,剛好10點整。

“時間……到了。”

陳晨低聲喃喃,隨即順著路朝宿舍走去。

直至走出十幾米遠的時候,而他的身後,突然發出“噗通”一聲。

就好像有什麽柔軟但沉重的物體,從樓上重重掉下來。

來往的行人先是短暫的沉默,可是隨即,突然爆發出一陣此起彼伏的尖叫。

整個校園沸騰了……

陳晨沒有回頭,他直接選擇了離開。

其實之前,陳晨也不確定鄭建的妻子是否是被鄭建害死的。

不過,有的時候並不需要確定,一個懷疑便足夠。

至於陳晨為什麽會懷疑?

很簡單。

首先,髓母細胞瘤並不是鄭建妻子這個年紀的常見病症,而是一種多發於兒童的後顱窩惡性膠質瘤,在成人身上並不常見。

當然了,僅憑這一點陳晨也不會想到這些,不過別忘了鄭建的身份。

鄭建身為生化與藥學雙料博士,同時也是生科院的教師。

簡單來說,他有充足的技術和條件,隨時可以取得自己妻子的體細胞,並在實驗室進行誘導生成癌細胞,最後注射回自己妻子的體內。

這也是為何陳晨會問“是否經常在家裏給妻子吊水”這種問題了。

當然,僅僅兩點也說明不了什麽,鄭建還需要一個殺害妻子的動機。

那麽,他第二任妻子,那個高官的女兒,當然就是動機了。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渣男功成名就後拋棄糟糠,選擇對自己更有前途的女人為妻的爛俗劇本。

既然動機已有,那麽只要進行反向推導,自然可以得出鄭建害死妻子的判斷。

不過這也只是猜測,真正讓陳晨得出這個判斷的是,他在辦公室擺放的那張照片。

按照犯罪心理學的解釋,這是一種心理補償效應。

通過在桌前擺放前妻照片,一來,可以減少內心的罪惡感。

二來,也能令周圍人覺得自己十分愛惜前妻,減少自己的犯罪嫌疑。

不過,人畢竟不是冷血動物,多少年來是非道德觀束縛著每一個人,那道坎,不是誰都可以輕易跨過的。

於是,鄭建雖然成功害死了妻子,但他的心並不安穩。

害怕東窗事發的恐懼、對妻子的愧疚、良心方面的譴責不斷困擾著他,他甚至不敢去看心理醫生。

這成了他多年來的一塊心病。

後來,這種病甚至讓他開始恐懼死去的妻子,於是出現了之前的那一幕。

雖然他的辦公桌上擺放著前妻的相片,可是,相片卻是背對著他的……

到了此時,陳晨的猜測,已經有了百分之六十的可能性。

不要覺得百分之六十並不多,世界上除了某些“太陽從東方升起”“水會流往低處”“物體會下落而不是上升”等等必然事件,大多數都是只有一定可能性的隨機事件罷了。

百分之六十的可能,已經足夠陳晨賭一把。

於是陳晨在進入對方辦公室後首先表現出順從的態度,令對方降低警惕。

隨後,他因地制宜,用撥弄座鐘的方式在鄭建的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這是一種常見的催眠方式。

人的意識,分為表層意識與潛意識,一般清醒狀態下,表層意識是占主導地位的。

而所謂的催眠,就是通過引導和暗示,令患者進入淺睡狀態,這個時候潛意識就會被釋放出來,而催眠師就可以越過意識,直接跟患者的潛意識進行溝通。

這也是陳晨直接將資料發給了對方的原因,他要讓鄭建徹底放下警惕。

不過,即使到了這個時候,陳晨依然無法催眠對方。

雖然催眠這個概念很是玄乎,但說到底也就是那麽回事,心理醫生想要催眠一個人,必須要得到這個人的主動配合,否則做什麽都是徒勞。

再者,陳晨明白,就算自己表現得再順從,鄭建也不可能完全放下戒心。

可是,這些只是陳晨的第一步而已。

第二步,座鐘會在整點報時。

而在座鐘報時的同時,陳晨提出了“相片裏的女人是誰”這個問題,這一步,讓鄭建的潛意識裏,將座鐘和前妻聯系在了一起。

不過,因為座鐘被陳晨往前調了五分鐘,所以那時只是9點55分,於是陳晨又將座鐘調了回來,同時在對方心中加深了那枚“種子”的印象。

接著,就是第三步。

陳晨突然發難,質問鄭建妻子的死因,這種極致的落差通常會讓對方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