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聯賽(第2/2頁)

多好的助教環節不是。

正適合他來答疑解惑,積累教學經驗。

再說了,小師妹之所以在後外點冰四周跳走上正軌,略過其它跳躍攻堅勾手四周跳,正是因為整天跟他同時訓練耳濡目染。

如果不是這段時間見他,幾十個幾十個的練這個動作,小姑娘是絕對不會在三天前,訓練結束的時候,突然蹦出一個像勾手,又不是勾手的跳躍的。

“茱莉亞,我建議,如果你發覺起跳瞬間壓不住刃,可是試試簡單的步法進入。”

“我推薦從左腳前外刃,右腳後外刃,左腳_交叉置於右腳前,右腳刀齒點冰,幫助左腳後外刃起跳這部分開始。”

王熠道。

“你的勾手三周跳,用刃點冰已經越來越規範,沒理由回到以前不好的狀態。”

“會不會影響我的訓練?怎麽會。你要相信,我目前的狀態,不可能輸給現役的男子單人滑運動員。除非德裏克·安德森,徹底練成後內點冰四周跳。”

面對茱莉亞的擔心,王熠笑得暢快。

擡起右手揉了揉小丫頭的腦袋,腳下冰刀一轉,示意她跟上他的動作。

冰刀破冰聲響起。

李勤、劉巖、安娜·克裏莫娃監督下,一大一小,兩道身影,起起落落。

時間在這一刻加速,王熠度過了十九周歲生日,迎來了2015年1月。在二月中旬抵達台北,參加了職業生涯首場,同時也是最後一場四大洲錦標賽。毫無懸念的拿下男單冠軍,將職業生涯全滿貫榮譽收入囊中。

賽後回到國內,喜迎新年假期,2月18號除夕夜,與忙完公司年會的兩位父親闔家團聚,收獲滿滿親情溫暖的同時得知,經過將近一年時間準備,被命名為中國星的國內聯賽計劃終於落地,今年六月初就將打響。

贊助商,比賽場地,打分裁判,上下關系,全都已經疏通好了,就差將最後的獎勵確定。

鑒於賽事初創,暫時在國內小打小鬧,獎金多了不好少了不行。

具體選擇哪一個档次,還得由王熠這位賽事發起人,目前排名世界第一的現役運動員來決定。

“我覺得,獎金參考大獎賽分站賽這條就很好。每站前六名有獎金,第一名六千美元,第六名一千,所有參賽者包機票食宿,不能更貼心。”

依次翻看完手頭上,由智囊團制定的賽程規劃,王熠迅速做出選擇。

在發現國內參賽人員,必須考過滑聯七級考試,看到十個分站賽城市,涵蓋了華北、華東、中南、東北、西部五大地區後,更是滿意點頭。

“如果真要說有什麽建議,每站比賽人數有點多。改成單人項目十二個,雙人項目八對選手參賽比較合適。”

“這個人數……等會兒!爸,後面這是什麽?國際選手邀請賽?初步計劃,比賽時間定在每年的五月中旬,參賽資格由該年世錦賽自由滑決定?國際滑聯能答應?這規模,差不多都跟世錦賽一個档次了。”

面對他的驚嘆,王建設和林建虎單純笑了笑並沒多解釋。王熠也就沒追問,繼續研究起手頭上的賽事文件。

在他看不見的角度,王建設得意挑眉,對著林健虎比了一個V。沉穩寡言,向來只做不說的健壯男人咧了咧嘴,隨手從茶幾上的果盤裏拿起一個橘子開始剝,承認伴侶有些話說的很對,就算事關孩子最喜歡的運動,有些事情也並不需要告訴他。

回想前段時間的經歷。

為了盡快將比賽落實,正常渠道,歪門邪道,他們可沒少走。

作為一位父親,孩子長這麽大,難得正兒八經跟他提起退役後的生活規劃。

既然有能力,他怎麽樣都得幫孩子實現了才行。

東三環家裏,起居室沙發上。

林健虎和王建設用眼神交流,王熠繼續細讀邀請賽計劃。暗自琢磨著為了做到這一切,兩位老爸到底付出了多少。

看賽事名稱。

ISU國際滑聯,冰上之星邀請賽。

看賽事獎金。

單人前六名,六萬美元到一萬美元。雙人前五名,十萬,八萬,六萬,四萬,兩萬。

最後再看福利。

機票食宿外加國內旅行,同時附贈多種贊助商禮物,比國際滑聯慷慨數倍。

雖然同樣不是每位參賽選手都能拿到獎金,但起碼參加這項賽事,永遠不會空手而歸。

計劃2022年,北京奧運會後,舉辦第一屆嗎。

真好啊。

他期待著那天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