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3頁)

“我從初中就開始上國際學校,其實對我們國家的高考制度了解的並不深,到今天看到你放出來的那些題,我才意識到,或許中國人聰明,這不是一句自我調侃式的誇贊,而是事實。”

“中國人是真的聰明,所以我們可以在中學時期就學會那麽難的內容,所以我們可以在短短百年之內迅速壯大。”

“美國看到我們強大起來了,他們害怕了,他們怕照我們現在的速度發展下去,遲早有一天會超過他們,所以瘋狂的制裁我們。”

“越是在這種關頭,我們這些有條件留學的人,就越應該抱著強國為目的去留學,把他們的先進技術帶回家,跟我們的技術融合,更好地發展祖國。”

“他們害怕被我們超越,那我們就去超越他們,不僅要超越,還要盡快盡早的超越,看著他們在的恐懼日漸增長,卻毫無辦法去減緩我們前進的步伐。”

“這樣,才算是解了今天的氣,報了今天的仇。”

季柯沒想到這一場考試,竟然能讓程昊的理想直接轉變。

更令他沒想到的是,轉變理想的不止是程昊。

他們一共九個人,占了飛機的靠左這一列的三排位置,季柯程昊和周揚恰好坐在中間排,前後兩排的人想要跟季柯說話很方便。

其他幾人見程昊終於說完了,連忙也伸長了腦袋湊到季柯跟前。

“還有我還有我!我也不想學藝術了,我想學數學!”

“我仔細想過了,我覺得我挺擅長物理,我也想把學習方向改成物理,跟季柯一樣,我又不會的還能找季柯教教我。”

“雖然這個決定會讓我們很辛苦,但是為了建設祖國而讀書,聽起來就好燃啊,我們說不定可以成為民族英雄誒!”

幾人交流的聲音並不大,連打擾到過道那邊的旅客睡覺都做不到。

可此時季柯卻覺得,這些帶著憧憬的話語有千斤重。

建設祖國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事。

在這個和平年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似乎更像是一種口號,一種刻在義務教育課本上必背的東西。

可是現在,在這架飛機上,幾個少年真的將這句話變成了現實,真的奉其為理想。

季柯忽然覺得那些美國佬瞎制裁亂造謠也沒什麽不好,因為美國越是針對他們,他們就會越強大。

中國人是打不死的,曾經不會屈服,現在他們已經變得如此強大,更加不會認輸!

幾人不知不覺已經將季柯當成了主心骨,七嘴八舌地說完自己的想法後,就都安靜了下來,等著季柯的意見。

其實他們是有些緊張的,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不論是天賦還是努力,他們都比季柯差很多。

他們怕季柯會委婉地告訴他們說,你們不適合。

但當看到季柯露出笑容,他們心裏的擔憂消失了。

季柯是經常笑的,但他的笑從來都是官方而疏離,從來沒有過現在這樣真誠的笑。

眼睛是彎的,嘴角擴開的弧度也是彎的,整個人像是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中。

“好啊,太好了。”季柯說:“既然決定好了,那就去付諸行動。”

“我們一起努力,能有這麽多人跟我有共同的理想,真是太好了。”

得到了季柯的鼓勵,幾人興奮地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要不是場地不合適,他們怕不是要跳起來歡呼。

說完,當即就有人開始為自己的新目標做規劃了。

看著少年們激昂的模樣,520也忍不住有些觸動。

“宿主,你真的好厲害啊,我感覺我都跟著你們一起熱血沸騰了。”520不禁感慨,“幸好當初你沒聽我的,去攻略什麽攻一攻二攻三,不然我怕是從快穿局退休了都看不到這樣令人動容的一幕。”

“果然,在民族大愛面前,小情小愛都顯得弱爆了,回去以後我要跟我的同事們吹你的事跡!”

季柯輕笑,“懂事兒了就好。”

520徹底被馴化,季柯這句誇贊高興的他滿地打滾兒。

幾人回國時,關於‘維多利亞國際學校預留學生就作弊事件打臉美國’的新聞已經滿天飛了。

實體報刊、網絡新聞、微博熱搜,無一不在報道這件事。

季柯打開內網,也看到了各大軟件給他推送的消息。

他點進其中一條,發新聞的人簡要的敘述了一下事情的經過,重點描寫了他是怎麽在美國人的地盤直接放出高考卷開懟。

配圖是一張照片,就是他們九個人從考場出來的背影。

照片上他們九人個個高視闊步、意氣風發,向著朝陽前行,身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這張圖現在各國媒體都已經被轉瘋了。

季柯將圖片放大來看,他當時確實刻意挺直了腰板,但沒想到照片拍出來效果這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