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4頁)

季家的下場,是劇情合理後的必然結果。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平淡了。

季柯的生活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每天實驗室宿舍兩點一線,枯燥卻充實。

其他八個人也陸續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

周揚進了科技大學當老師,東柯宇進了本市生物研究所,景妍去了其他地區的科學院分院工作……

還有程昊,程昊雖然沒跟他一樣在科學院工作,但也簽了保密協議,加入了航母建造計劃。

參加工作後,九人每兩周進行一次的聚會從線下挪到了線上。

沒辦法,工作地點不在一起,相聚很困難。

幸好互聯網發達。

來年五月的某個晚上,又到了九人線上聚會的時候,周揚等七人都已經在電腦跟前坐好了,卻發現他們小團體中有兩個人聯系不上。

季柯和程昊。

兩人第一次失聯的時候,七人心中就隱隱有了預感,等到第三次聚會時這兩個人依舊失聯,他們就心照不宣的不再給這兩個人打電話了。

因為他們心裏都清楚,是那兩個人參與的科研計劃開始了。

航母建造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不談提出建造計劃並確定的那四年,從正式準備開始到磨合期結束,至少需要十一年。

其中設計與建造準備工作大約需要5-7年。

主體結構檢驗大約需要3-5年。

航母舾裝大約需要1-2年。

建造完成後的試驗大約需要1-2年。

最終形成戰鬥力磨合期大約需要1-2年。

十一年,足夠讓一個人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最開始,數學建模社的七位夥伴還會在線上聚會時聊起季柯和程昊,三年五年過去,他們就不再提這兩個人了。

季柯那裏能聽到攻略對象對他的好感度變化,最開始他總是能聽到好感度波動,後來變成下降,三年五年過去,好感度就停了。

程昊好歹還有父母記得他,而季柯,因為長久的失聯,好像真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一樣。

就連長在他腦子裏的系統520,也因為他十多年的枯燥生活而下線。

到航母正式建造成功那天,季柯想要分享喜悅時才發現,520已經兩年沒有出來過了。

2049年五月,某個工作日的清晨,往常被娛樂八卦社會新聞所占據的微博熱搜榜,在今天,全部都為一則新聞騰開了地方。

中華艦正式服役!

熱搜第一條掛著這樣一個標題,接下來幾條熱搜也都在報道著這條好消息。

中華艦第二艘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航母

中華艦中國首艘福特級航空母艦

中華艦是具有60萬噸排水量的超級航母

中華艦於南灣軍港進行交付儀式

石星今年38歲,是科技大學的物理老師,今年剛剛被評選為教授。

大概是他年輕有為,所以很幸運,學校有限的中華艦交付儀式觀禮名額有一個到了他手裏。

交付儀式當天早上,他跟著學校裏的教授們一起到了南灣。

交付儀式在下午四點正式開始,本來他們是打算買頭一天晚上到的機票的,但是手慢,被人搶完了,只好買成早上到的。

因為來的晚,教授團生怕自己遲到,下飛機以後飯也沒吃,連忙打車趕到了軍港。

他們到的時候是中午十二點,其實時間還早,但軍港這裏已經站滿了人。

一位老教授看著面前的人山人海,忍不住抱怨:“提前四個小時來就只能站在和邊邊上啊。”

恰好周圍的人也在七嘴八舌的說著閑話。

有好幾個人說,明明早上九點就來了,但還是沒搶到好位置,早知道就來的再早一點了,畢竟觀看這樣隆重的交付儀式一生估計也就這一次。

教授團在一旁聽著,漸漸閉上了嘴,不敢抱怨自己占不到個好位置了。

人家來那麽早都沒有,他們憑什麽?

雖然位置不好,但觀禮還是得觀的。

身為教授團裏最年輕的人,石星擔負起了照顧老教授們的責任。

比如讓坐在不太好的位置的老教授們避免被太陽曬導致中暑。

他一邊打開巨型太陽傘,一邊繼續豎起耳朵聽周圍人說話。

旁邊的人終於換走了抱怨來的晚的話題,改成了討論中華艦本身。

然後他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季柯。

石星手一頓,猛地朝剛才說話的人看去。

那姑娘還在說:“真的只有38歲!而且真的特別厲害!”

“本來中華艦的總設計師不是他,是一位老教授,但是老教授身體不太好,進入建造基地的第二年就犧牲了。”

“老教授犧牲前點名說要讓季柯繼承他的位置,繼續完成航母設計,季柯也是臨危受命。”

“據說當時大家都不太看好季柯任總設計師,因為他真的太年輕了,完全沒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