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2頁)

更多的,是給他們看那些脫貧成功的村子是什麽樣的。

孩子們看著照片上的水泥路、復式小樓、寬敞的街道、漂亮的學校,只覺得同樣都是農村,怎麽人家的村子就這麽漂亮呢?

季柯一邊給他們看照片,一邊講解:“這些都是脫貧致富成功的村子。”

“這些村子以前其實跟你們蓮花村差不了多少,但是在國家的扶持和村子裏的人的共同努力下,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有個小孩兒提問:“季老師,他們也是讀了書然後讓村子變成這樣的嗎?”

“是啊。”季柯說:“讀書可以學建築,這樣就可以給村子裏蓋房子修路;可以學農學,更科學的種植和養殖;可以學人工智能,讓機器幫你們幹活,解放雙手。”

小孩兒聽的一臉的羨慕,他問季柯:“老師,我想把這些照片拿回去給我爸爸看,可以嗎?”

“當然可以了。”季柯把照片遞給他,摸了摸他的頭。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個小孩好像就是村長家的孩子。

叫來正。

下午四點,季柯和沈淩放四個小孩兒回家。

他們把教室打掃幹凈,也回了住處。

“現在時間還早,然後怎麽說?去做思想工作?”沈淩問:“咱們兩個一起,還是分開行動?”

季柯想了想,覺得……“咱們要不還是先回去吃飯吧,我有點餓。”

沈淩愣了一下,忍不住開始笑,“好家夥,終於從你嘴裏出來‘吃飯’這兩個字了,我還以為你不知道餓呢!”

兩人回了住處。

家裏有米有菜,沈淩又去村口買了塊火腿回來,晚飯燜了米飯炒了兩個菜。

這是他們來到蓮花村後第一次吃一頓正經的飯。

蓮花村貧窮落後,但有一點好,那就是原生態。

村子裏的自家種植的蔬菜,吃起來新鮮脆甜,完全不同於城市買的大棚蔬菜。

兩人把兩盤菜打掃了個幹凈,才意猶未盡的停下了筷子。

吃完飯,沈淩癱坐在椅子上,長長的舒了口氣。

“我飯量小……你別笑!真的飯量小!”她瞪了季柯一眼,接著說:“平時在學校打快餐也好,訂外賣也好,都做不到光盤行動,今天是我人生頭一次把飯吃的這麽幹凈。”

“不得不說啊,這自家種植的菜就是好吃!”

“是啊。”季柯懶懶的回答:“所以說這種農村扶貧支教最好的結果就是,在原生態不變的基礎上改善生活。”

“看看這周圍綠水青山的,配上便捷的水泥路跟集市,再住上大房子,多好。”

“要真是這樣,我就住在這兒,不回北京了。”

飯是季柯做的,兩人閑了一會兒,沈淩就很自覺的去洗碗了。

等到太陽落山,各家各戶都幹完活準備回家,季柯和沈淩開始行動了。

沈淩以為的勸學,是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

所以當她看著季柯從他的臥室裏拖出來一個大包,然後一樣一樣往外邊掏機器零件的時候,她整個人都還是懵的。

“啊這……”沈淩用充滿好奇的目光看著他,“你這是打算……”

“不是給村裏人做思想工作嗎?”季柯在組裝機器的間隙看了她一眼。

沈淩更迷惑了,“做思想工作……用這玩意兒?”

季柯手上的東西組裝好了,那是一個簡易的自動執行裝置,一個底盤上裝著一只鏟頭。

他將自動執行裝置拿到外面,手上的遙控隨意按動了幾下,裝置開始進行工作。

松土。

沈淩跟著到外面,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就是形容現在的她。

夕陽西下,村民們扛著農作工具三兩成群的結伴回來,季柯他們院子裏頭的動靜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不知不覺,大半的村民們都圍在了季柯院子的外頭,滿臉好奇地看著地上的自動裝置。

這個東西在松土,不用人拿著鏟子,自己就開始幹活了。

好神奇啊!

直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地上的自動執行裝置吸引走,挪都挪不開,沈淩終於明白了季柯的用意。

做思想工作……是啊,他們說再多的話,對村民們來說也不過是畫大餅,要想他們的思想進行轉變,就得來點直接的。

直接讓他們看到外面的技術有多先進,這樣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技術有多落後。

院子裏一半的土都被松完了,季柯蹲下身,在所有人新奇的目光中,把鏟子頭給擰了下來,換上了一只手。

然後操控遙控器,那只機械手開始自己播種。

隔一段距離播一顆,每一顆種子之間的距離精確到毫米。

自動裝置工作著,季柯在村民們的好奇達到頂峰的時候,背著手,笑眯眯的推開院子的門,問:“你們有什麽想問我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