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飛蛾(第2/3頁)

“……小陸,你今天怪怪的。”

“沒睡好。”

“啊?”負責白班的同事奇怪地望著陸笛,“你上晚班不用早起,還能沒睡好?”

陸笛含糊地應了一聲,同事急著下班,於是也沒多說,把工作全部交接清楚後就走了。

茶座裏的兩個客人拿著手機,興奮地議論著,決定出去看蛾子奇觀。

陸笛過去收拾桌子,他的身體看似放松,其實時刻都在緊繃著,防止周圍突發意外。

這時離開的兩個客人正好走到書店門口,她們的身體晃了晃,然後捂住了額頭。

“頭好暈。”

“我的耳朵……好漲啊!”

她們搖晃著伸手扶墻,這時可以清楚地看見商場走廊上已經有人倒地不起了。

“砰。”

書店有個員工也將正在搬的書掉到了地上,就好像有一百個人在耳邊拼命說話,又仿佛有根錐子從額頭拼命往下戳,痛得鉆心,更可怕的是失去了對肢體的控制力,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在陸笛眼中,一個看不見的怪物穿過了大樓的墻壁與玻璃,一下就填滿了商場的十層樓,所過之處,人們紛紛倒下。

陸笛:“……”

靠著桌子滑倒,趴在地上,頭沖著茶座的沙發背面。

——店裏的監控拍不到那處。

陸笛不是演員,他可不敢保證自己能裝出痛苦的表情,做到完美自然毫無缺陷。

在地鐵裏,那跑了就跑了,沒人知道他是誰。

可這裏是上班的地方!

每個員工都認識,不能無緣無故的失蹤。

監控攝像頭更不能忽然故障、損壞,那跟自曝沒區別。

該死,他的頭也開始痛了。

***

“警報,一級警報!”

“商都檢測到次聲波攻擊,具體地點是東海區兩江北路……”

紅色的燈不斷閃爍、轉動,通報的聲音急促又響亮。

袁仲夏正在辦公室裏接電話,聞聲一躍而起。

“兩江北路?不就是飛蛾奇怪聚集的地方嗎?”

電話那頭的人顯然也聽到了警報,事實上這個警報器安裝在所有機關的辦公室裏,一旦響起就會進入緊急狀態,用於應對突發的災難,包括但不限於地震、海嘯、恐怖襲擊。

或者地球上的某個鄰居腦抽了扔一顆導彈過來華夏還沒攔截住這種理論上不會發生,但是必須要有預備措施的意外。

“袁仲夏,我命令你立刻帶齊裝備,前往事發地點。”

“是!”

特別執行隊的標準是向消防員看齊的,有時候還要更高。

一分鐘不到,所有人就在樓下集合了。

車也開了過來,各種裝備是提了就能走,可以在車上整理穿戴。

聲波武器是近年來出現的高科技,不需要殺死敵人就能打贏一場仗,被某些人道主義組織強烈推崇,並且應用在戰亂地區。可是這些東西的不致命閥門,在流落到某些恐怖組織手裏之後,毫無懸念地被打開了。

現在大部分國家都裝有檢測次聲波攻擊的機制,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發射聲波幹擾彈,在打擊區域的上空炸響,瓦解聲波攻擊。

但是現場必須封鎖,越快越好,抓住搞襲擊的人。

像這種定點的、對小範圍人群產生傷害的攻擊,儀器通常放置都在一公裏之內。

——如果戴好保護頭罩,穿上防護服,就算在攻擊範圍內也不會受到影響。

商都雖然是個人口過千萬的繁華城市,但是不管怎麽進城都有嚴密的安全檢查,想把武器運進來,簡直是國際雇傭兵常年研究的課題,華夏就是雇傭兵的禁地。

沒有十倍價錢,不是十分必要,絕對沒人接華夏的單子。

現在問題來了,次聲波攻擊,還是在商都市區?

怎麽做到的?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別說坐地鐵去醫院進銀行住酒店走高速了,就連去商場那門口都有個自動檢測儀,誰能跳得過這麽一遍又一遍的掃描?

“……難道是所有物品分開,儀器全部拆散成零件,混在電子元件進來,再臨時找個倉庫組裝?”

特別執行隊的一個成員提出了一個最有可能的猜測。

袁仲夏沒有說話,上車之後他就打開了車載的作戰系統,輸入自己的編號,等待下一步指令。

根據權限,他能看見現在有多少人員被調動,點擊還能看到所屬番號與部門。

東海區轄屬的基層人員已經全部出動了。

有的負責維護秩序,有的要去封鎖現場、設置路障。

“附近的酒店賓館、浴場,所有娛樂場所都在排查,基地總部系統已收到近期入住人員信息,正在對比……各部門指揮人員注意,第一現場封鎖範圍為兩江北路555號附近一公裏,由地圖標注為……重復一遍,救援受襲群眾,注意相關可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