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兄友弟恭我大宋

立皇太弟?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正站在角落中神遊秦淮河的保寧、武寧軍節度使,太保,肅王趙樞。

趙樞現在的日子過得可舒心了。因為趙植、趙榛這兩個小弟在趙楷那裏混得風生水起,都成了帶兵坐鎮的實權大王,所以趙桓也得對兄弟們好一點。實權是不能給的……趙桓的路數是把以文禦武進行到最徹底,都已經書生掌兵了,怎麽還能允許親王碰實權?

但是趙桓的朝廷現在有錢了!

宣和之難雖然大宋朝傷筋動骨,還鬧了個一分為二,但是禍福相倚,這場大難也不是沒有一點積極的方面。趙楷那邊就不說了,趙桓這邊也有因禍得福的方面,其中最大的收獲就是冗兵沒了!

原本大宋朝廷賬面上的禁軍有五六十萬,打仗的時候不知道去哪兒找他們,發餉放賞的時候可是一個子兒不能少。而趙桓到了金陵之後,讓四道總管去仔細點驗人馬,最後得出的數目就是在兩淮、兩江、荊湖地面上的宋朝禁軍不過六萬余人,算上兩浙、福建、兩廣的禁軍,也就是八萬多人。一下就去了百分之八十幾啊!

其次是皇家人口大減。

後世常有人說明朝的皇族人口太多,全都在混吃等死,生生的把一大明朝吃窮吃垮了。

實際上宋朝也有類似的麻煩,雖然宋朝皇族嫡系的人丁一直有點單薄,但是旁系的人丁倒還行。早在宣和之難前幾十年,開封府就擠不下了,於是就遷了一些去西京洛陽和南京應天府(宋州)安置,而這些皇族子弟基本上也都在混吃等死,只有極少數能通過科舉入仕混個官做。

而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也沒能跟到江南——一部分住在洛陽,趙楷也不管,都成了平民百姓;一部分則是從開封府、應天府跑路的時候沒了。

其三則是冗官數量大減。

宋朝的三冗不就是冗官、冗兵、冗費嗎?除了科舉得官為歷朝之最外,還有蔭補得官這個大坑——蔭補官比科舉官還要多!

而且宋朝官員的合法收入比之前它朝代可高不少啊,還那麽多官,開銷能少得了?

而其四則是宋莊宗趙佶這個銅錢粉碎機沒了……他老人家花得比誰都多啊!

所以跑路到金陵的這個大宋朝廷現在可是富得流油,趙桓只要從中稍微刮一點出來分給那些跟隨他到金陵的兄弟——他也必須得拿錢擺平這些人啊!

因為趙桓已經知道趙佶的遺言了!傳位於三郎趙楷啊!

而且趙桓還知道那些跟著趙佶一起跑路的兄弟幾乎都聽見了,可以給趙楷做證……而趙桓現在又不能殺他們滅口!

因為他們之中有個趙榛現在遠在長安,根本殺不著!

如果趙桓把其他知道這事兒的兄弟都弄死,不就顯得趙榛的證詞更有真實性了?

所以趙桓不能殺害弟兄們,而且還得想辦法讓出來替自己站台……因此本來不怎麽待見一幫小兄弟的趙桓到了金陵之後就變成了“扶弟魔”,隔三岔五就給弟弟們賜田賜宅賜錢,在金陵的弟弟們現在都成了富家翁。

但是朝臣們怎麽也沒想到,趙桓這個當哥哥的居然會“扶弟”扶到想搞兄終弟及的地步。

趙桓的二弟趙檉,四弟趙楫都早夭了。所以排在下面的就是三郎趙楷、五郎趙樞。

現在趙楷不在金陵,當皇太弟的應該就是肅王趙樞了!

趙樞則因為神遊宮外,所以沒聽見哥哥在說什麽,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他的時候,他還在那裏眯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麽呢?

這模樣看著不像是個明君啊!傳位給他,能不能行啊?

望之不似明君的趙樞突然發現所有人都在看自己,也有點愣住了,出了什麽事兒?為什麽這些大臣都朝我看?

難道有人彈劾本王?本王那麽安分守己……不對,一定是昨天在秦淮河的酒樓裏喝多了,把先帝要傳位給三哥的事情說出去了!

想到這裏,趙樞頓時就是一身冷汗!差一點就要給趙桓跪了……就在他要跪沒跪的時候,他的六弟景王趙杞忽然開口來了一句:“五哥兒,你還愣著幹什麽?官家要立你當皇太弟了……”

“什麽?”趙樞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哥兒,大哥剛才說要立皇太弟!”老七濟王趙栩插話道,“現在三哥不在,不就是你了……還不趕緊揖讓!”

揖讓就是假裝推辭,當皇帝,當宰相,當皇太弟這種好事兒一般都得推上幾次,最後沒辦法了,才勉為其難的當一當!

可是趙樞卻沒有一點心理準備,而且他根本也不想當什麽皇太弟——趙桓的官家都名不正言不順的,要不是趙桓有錢而且給得又多,他早就開溜去長安了。

而且他在金陵安頓下來後,就派了府中的心腹以經商為名,悄悄溜去長安聯絡三哥趙楷……他現在是三哥派在金陵的臥底啊!臥底臥成了官家,那算怎麽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