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趙楷,你的年薪是六百萬!(第2/2頁)

諸卿都是聰明人,馬上就明白這位官家還想掙紮求存……殺秦檜,給趙楷發六百萬薪水應該是緩兵之計。

緩個三年五載的可以加緊練兵啊!

知樞密院事聶山立馬上奏道:“稟官家,淮河綿長,大兵分駐各處,全靠船只往來調度,豐水時節還好,遇上枯水就難以呼應。臣覺得應該再編練一支騎軍,數量不需要太多,能有一兩萬人就足用了。”

“一兩萬騎兵?”趙桓皺眉道,“馬從何來?兵又從何來?”

聶山道:“稟官家,現在四道諸軍中多有善於騎射的北兵,而從北方逃難來的百姓中也有善於騎馬的壯士,朝廷可以出厚餉招募他們。

至於戰馬……則可令鄂州、光州、黃州、壽州、亳州、濠州等沿邊諸州的官員設法購買。只要不惜高價,應該可以買到好馬的。

另外,朝廷還可以在荊湖南路尋找人口稀疏之地,開辟馬場,將從邊地買來的好馬養殖起來。”

趙桓點了點頭,“如此甚好,東西兩府盡快拿出具體的方略,如今形勢危急,不可怠慢。”

吩咐完畢,趙桓又道:“諸卿還有什麽良策要獻嗎?”

剛剛升任了同知樞密事的趙明誠就出班奏道:“官家,如今淮河西段以北因為洪水泛濫,暫時不適合進兵。可以做長久打算,譬如選擇險要地勢,修築堡壘,屯駐新軍,同時再令光州、壽州、壕州、泗州等州募集鄉兵民壯,嚴加訓練。

而淮河下遊的楚州、漣水軍和漣水軍以北的海州,卻急需加強!特別是海州和漣水軍都位於淮北……若棄之不顧,則會被金賊所得,用之為渡淮南侵之本據。若要固守為淮河之屏障,則急需派遣閫帥良將,添加兵馬,妥善防禦。”

趙桓想了想,“海州和漣水軍背靠大海,一面倚著淮河,一面又靠著群山,的確不應該放棄。或許可以將兩地河北,設立淮北安撫使路……不知何人可以出任淮北安撫?”

尚書左丞兼戶部尚書,老臣張愨出班奏道:“官家,臣舉薦劉豫出任淮北安撫。”

“劉豫?”趙桓皺眉道,“是那個在河北當過提刑,跟著李綱、李祿一起跑到金陵來的河北農夫?”

劉豫是為數不多的真正算得上“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農家出身的進士。

也正因為這個出身,讓劉豫在官場上不怎麽吃得開,總是成為人們嘲諷的對象,而且他年少時還因為家裏太窮偷過同學的財物,被人認為品行不佳……趙佶和趙桓都看不起他,所以這家夥跑路到金陵後一直沒得過什麽好差。

不過張愨倒是挺看得上這個河北老鄉,而且也知道他是知兵的,於是就向趙桓舉薦了此人。

趙桓也沒多想……反正淮北的海州、漣水軍怎麽看都不大好了,隨便派個人,死馬當活馬醫吧!

安排了劉豫去淮北當官兒之後,趙桓看群臣也出不了什麽主意了,就結束了朝議,然後就讓人把正在府裏休養的趙樞、趙杞和趙栩三兄弟都叫來了。

“五哥兒、六哥兒、七哥兒,朕已經和群臣們說好了,要給三哥兒發俸祿了!”

三個大王一聽,都有點哭笑不得,趙楷都當官家了,還用得著你給發俸祿?

“大哥,您給他發多少?”趙樞問。

趙桓伸出右手,做了個“六”的手勢。

“六萬?”趙杞笑問。

“六百萬!”趙桓一本正經地道,“這可是給皇太弟的俸祿!可夠了?”

你這是把歲幣說成俸祿了!

三個大王心中都有數了,不過誰也不點破,全都點頭說“夠”,六百萬年薪怎麽可能不夠呢?

當皇帝都沒這個數!

趙桓笑道:“朕也覺得足夠了……你們誰在辛苦一趟?去把這個消息告訴三哥,同時再和他說說在鄂州、漢陽軍之間開辦榷場的事兒。以後兩邊再有什麽事兒,就先在這處榷場裏商談,給他的六百萬年俸,也在這處榷場交割。”

趙栩是三兄弟當中年紀最小,身體也是最好的,他不忍心讓兩個哥哥繼續奔波,於是就站出來道:“皇兄,小弟再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