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忠臣,都是忠臣啊!

黃河北岸,應理城。

這座城堡是黃河北岸(西岸)的一處要沖,不僅控制著興平府繞開沙漠通往河西地區的必經之路,而且還扼守著所謂的黃河九渡——就是葫蘆川以西一段黃河河道上的九處渡口。這一段黃河水勢平緩,非常適合開辟渡口,從靈州往西去河西走廊,一般就從這裏渡河。

而這麽一處緊要異常的堡壘,現在就在禹藏忠良和嵬名阿寶這兩個西夏監軍的控制之下!

他們倆都是敗軍之將了,一個敗了兩次,一個敗了一次,都挺慘的!不過相比之下,保泰軍司監軍使禹藏忠良的處境還好一點,因為黃河對岸的山區就是他們禹藏家的老巢了。雖然禹藏忠良被向克的軍隊擋在黃河北岸,暫時回不了家。但是那一帶山高路險的,也沒什麽油水,向克應該不至於發兵圍剿。

而且禹藏家也不是黨項人,而是吐蕃人。是當年吐蕃帝國強大的時候,從高原上遷到葫蘆川以西、天都山以北、黃河以南和以西(黃河在這一帶有個大拐彎)定居的吐蕃貴族。後來吐蕃衰落,他家又當了唐朝的官。

在吐蕃帝國分崩離析,唐帝國也灰飛煙滅後。禹藏家就發展成了這一帶的地頭蛇,先後給岐國(李茂貞)、後唐、後晉、後周、大宋、大白高國當過官!如果算上之前的唐朝和吐蕃,妥妥的八臣啊!

八臣都當了,還在乎當個九臣嗎?

而嵬名阿寶就慘了,他是個嵬名啊!大白高國的皇族,怎麽能當貳臣?而且他也沒有當貳臣的本錢!

禹藏忠良有部族、有地盤,而且部族的大小合適,地盤又太窮……就是條沒什麽前途的地頭蛇啊!別說九臣了,就是十臣、十一臣都也當得上。

而嵬名阿寶有什麽?他的靜塞軍司監軍使是個流官,本人在靜塞軍司沒有什麽實力,靜塞軍司的轄區內都是蕃人、羌人,他們都有自己的部落,也隨時準備改換門庭去當八臣、九臣。

至於阿寶老爺子帶出來的那點軍隊,在賞移口丟了大半,余下的又在鳴沙城損失殆盡,逃到應理城的時候已經是個光杆軍司了,只剩下一個兒子仁理和幾個親兵還跟在身邊。

阿寶、仁理父子想要去投興慶府,又被禹藏忠良給攔住了——說是路上不安全,不放心他倆。但真實的意圖是什麽,可就不大好說了。

兩父子在應理城被軟禁了幾天,今兒終於被人請到了應理城的衙門大堂。還在那裏見到了大白高國的國師達爾巴大和尚。

“大師……”嵬名阿寶看見大和尚就有點老淚縱橫了,“可把您給盼來了!”

大和尚是大白高國的國師啊,法力高強,足以對抗妖法!而且他在吐蕃人中的威望極高,有他出馬,禹藏家一定不會去當九臣的……至少不會立即投靠大宋。

這樣阿寶、仁理父子不就得活了?

達爾巴大師看見阿寶、仁理,也是一臉的悲痛,雙手合十,對他倆道:“阿彌陀佛,兩位施主節哀啊!”

節哀?

出了什麽事兒?

阿寶、仁理父子一愣,都看著大和尚。

大和尚嘆了口氣,道:“阿寶施主,令郎仁忠在靈州城被仙雷所殺……您千萬要節哀順變啊!”

兒子沒了!

嵬名阿寶老淚縱橫啊,哭著就對大和尚道:“勞煩大師為吾兒超渡,可以讓他魂歸極樂,莫要下地府去受苦。”

“一定,一定!”達爾巴大和尚連連點頭,“老衲不僅要為仁忠施主好好超渡,還會為阿寶施主和仁理施主超渡,保證你們可以上西天!”

什麽?超渡這事兒還能“買一送二”?

阿寶、仁理兩父子聽著都覺得不對,趕緊把目光投向了正坐在大堂的案幾後面唉聲嘆氣的禹藏忠良。

禹藏忠良是個長得特別忠義的吐蕃漢子,又高又壯,五官端正,一對眼眸特別大,還特別有精神,還留著整齊的絡腮胡子。這個時候,那對大眼睛裏都是淚花,也不知道遇上什麽傷心事了?難道是他的兒子也死了?

阿寶、仁理正瞎琢磨的時候,禹藏忠良已經說話了,“二位,是忠良對不住你們啊!忠良一族,世受大白高國厚恩,現在國難當頭,卻不能以死相報,實在慚愧……可是忠良的族人那麽多,忠良不能不顧他們的安危啊!二位卻沒有這等拖累,可以堂堂正正做個忠臣,以後名垂青史,忠良真是羨慕啊!”

這話聽著怎麽那麽瘆人啊!

阿寶、仁理兩父子額頭上冷汗直冒啊!

阿寶老爺爺還好點,還能說出話來,“禹藏監軍,你,你想幹什麽?”

禹藏忠良嘆了口氣,從案幾上面拿起個酒杯子端詳了一下,似乎有些不舍,但是最後還是重重的往地上一摔,只聽見“啪嗒一聲”,然後……刀斧手就從兩扇邊門裏面湧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