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眾人皆可降楷,唯官家不能降楷

“官家,官家……”

當眾人告退,魚貫而出崇政殿後,正一個人低著頭在發呆的官家趙桓就聽見有人在喊他,忽一擡頭,便瞧見空空蕩蕩的崇政殿內,還站著一個人兒。定睛一看,原來是右樞密使李綱,原來他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離開崇政殿,而是悄悄的留了堂。

趙桓看著李綱問:“眾人都已經告退,李卿為何獨留?”

“官家,老拙有話要說。”

趙桓心裏就是一暖,他當然知道李綱是向著自己的,現在留下一定是想給自己獻計獻策。過去趙明誠在的時候,這個李綱看上去也飛揚跋扈,有點像老祖宗……現在看著到時順眼多了,真是國難思忠臣啊!且聽聽他說些什麽吧。

趙桓左右看看,發現沒有外人,便溫言道:“卿有何言,但說無妨。”

“官家,”李綱一臉正色道,“眾人皆可降楷,唯官家不能降楷啊!”

聽了這話,趙桓就是一聲嘆息:“卿之所言,亦是朕之所想。然則諸王皆為楷所惑,朝中文臣亦無人主戰,連皇後也……朕如之奈何?”

說到這裏,趙桓的眼淚都要下來了。他當官家的這些年,說起來也算兢兢業業,東南的這點地盤在他的治理下也算有個小康局面,怎麽就鬧到眾叛親離了呢?

“官家,”李綱道,“天策上將軍亦是諸王的兄長,而且他還一改本朝親王遠政治的慣例,讓諸王有了被重用的機會。還有……還有先帝的只言片語,又驅逐金賊為先帝雪恨,得到他們的支持並不為奇。”

趙桓聞言又是一聲嘆息:“說到底都是朕無能啊!”

“至於百官……”李綱頓了頓,“其實百官的意思,已經寫在了趙文正的遺表當中,百官大都是主戰的!”

“什麽?”趙桓一怔,“那他們剛才為什麽一言不發?”

“官家,”李綱搖搖頭,“他們說什麽話能和趙文正的遺表相比?如果官家有死戰的決心,得了遺表之後就當立即表明立場,怎麽能讓諸王和群臣置評?

而且您和天策將軍之爭,實乃陛下家事……諸王都主和了,群臣又能說什麽?”

趙桓的眉頭還是松不開來,用幾乎低不可聞的聲音說:“可是群臣也不見得會支持在國中行府兵之制吧?”

“官家聖明,”李綱道,“官家勝過天策將軍的地方就是善待讀書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若行府兵之政,官家與天策何二?群臣和東南文士又何苦為陛下去抵擋天策將軍呢?”

“若無數十萬軍府之士,朝廷又如何抵擋天策將軍的大兵?趙文正的遺表中不也說了?靠十數萬精銳是不足以守備綿延兩千余裏之邊防的……”

李綱點點頭,道:“的確是不足的。”

“人數都不足,還需要論及其他嗎?”趙桓都快哭出來了,“不能戰而主戰,又有什麽意義?惹急了天策將軍,幾十萬大軍殺過來,朕怕又要蹈宣和之難的覆轍了!”

“官家聖明。”李綱居然又點了點頭。

這還聖明?

趙桓愣愣的看著已經上了年紀的李綱,心說:這老爺子看來是糊塗了……兩個元樞,一個沒了,一個老糊塗了。這仗還怎麽打下去?難道真的要當李煜第二了?

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啊!

正當趙桓詩性大發的時候,李綱又說話了:“即便再來一次宣和之難,也比官家淪為天策將軍的階下之囚要好啊!”

什麽意思?

趙桓聽著有點糊塗。

李綱接著道:“宣和之難前,您是開封的國本,宣和之難後,您是金陵的天子……若再來一次宣和之難,官家未必不能保全天子之位。即便是海外天子,也比當個沒命的違命侯要強啊!”

對啊!

趙桓一想也是啊,跑路多好啊!

過去他不知道世界有多大,現在他已經知道了——他派去大食國的使團已經晃悠回來了。使團的正使李光還寫了一本《大宋西遊記》獻給趙桓,向他介紹了南洋、西洋諸國的風土人情……

另外,他早在幾年前就在日本國布局了,如今在九州島那邊也有的基礎。

現在要跑路的話,他都得好好想想,是當日本天皇比較好呢?還是去南洋大宋的官家比較好呢?總之,都比留在大宋被趙楷捉去當階下囚強。

“李卿,你的意思是……”趙桓壓低了聲音,“是讓朕逃到海外去?”

“官家,老臣不是這個意思,”李綱連忙搖搖頭,“老臣的意思是,萬一時有不濟,官家還可以南巡東狩……此乃中策!”

“對,對,”趙桓連連點頭,“是南巡東狩……天子逃跑不能用逃用跑的!”

他接著又問:“李卿還有上下兩策?快快道來,說給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