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存天理,有天命!

趙楷三問當中的第一問,也是最重要的一問,毫無疑問就是問天了!

因為儒家相對於天主教、天方教和佛教,最缺乏的就是一個至高、至大、包含一切的存在。

因為缺乏了這個存在,使得儒家很難回答“終極問題”,很難構建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宇宙觀、世界觀,也就很難脫離官僚體系單獨存在,在中原以外的地方推行自己的教化更是難上加難了。

更糟糕的是,當儒家無法回答“終極問題”,無法提出自己的宇宙觀的時候,其它的教派就會乘虛而入。譬如天主教、天方教和佛教……歷史上的許多大儒名士都信仰佛教,到了明末西學東漸的時候又出現了一批信仰天主教的大儒。

而這些大儒名士本身就負有教化蒼生的使命,他們的地位相當於天主教文明中的神甫,天方教文明中的教法學家,佛教文明中的大德高僧。

他們自己都信了佛祖,信了基督,這個儒學還怎麽和人家鬥爭?

至於用佛祖、基督、真主來解決終極問題構建世界觀、宇宙觀,但同時保持儒家的文化生活和政治理念的想法……在中華本土也許有那麽一些可能。畢竟有個入鄉隨俗的問題嘛!

但是一旦出了中華文化根深蒂固的本土,到了華夷交雜,甚至胡夷占據優勢,華夏處於少數的地方。沒有上層的宇宙觀、世界觀的儒學,想要真正在那裏立足是非常困難的。而儒學無法立足,華夏也就難以真正而持久的立足。

實際上,趙楷召開這次儒門大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拿出一個儒家的“天”。

而儒門大會這個組織,主要就是為了捍衛和推廣儒家天理而存在的!

陳東、虞允文、胡寅、蕭不言、胡憲、劉子翚等人都是趙楷的心腹智囊,早就參與到了儒家天理學說的構建活動中來了。其中胡寅、胡憲、劉子翚三人本身就是理學大家,精通儒家的各種天理、天道、天命學說。

聽見趙楷的提問,胡寅馬上就開口回答道:“官家,天者,萬物之本源也。凡是用來描述萬物之本源的詞語,如天、氣、道、理、天理、天道、太極等等,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也就是天地宇宙之間的一切,皆有一個本源,所有的本源匯集在一起,就是一切的本源。”

趙楷微微皺眉,聽著有點玄幻啊!

好像還是洪教主的天父皇上帝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不過這套本源天理之說比起洪教主的天父皇上帝下凡來也有明顯的優勢,不容易穿……這事兒涉及到宇宙的起源,真的能完全弄清楚了,那差不多也成神了。

胡寅的堂弟胡憲看見趙楷皺眉,就忙開口幫著堂兄一起解釋:“官家,因為這天理乃是萬物本源,所以我們儒家才會有格物致知一說……通過格一物,便可以窮一理。只要格盡萬物,就能窮極天理了。”

這聽著又有點科學教的意思了……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知道的就會越來越多,到最後人類文明就變成神級文明了。

在歷史上同樣教導過朱熹的劉子翚接著胡憲的話,拈著胡須往下說道:“官家,這天肯定是有的,不管喚作什麽,但終究是存在的,天下儒者都不會對天之有無存疑。但是天人之間是否存在聯系,就有爭議了。

譬如荀子的《天論》中就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老子又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儒家的天道觀大體上分為承認天命的存在和反對天命存在這兩條路線。

承認天命的儒者認為天有意志,天人之間存在精神上的聯系,天會因為人,特別是人君的行為降下災禍等等。

而不承認天命的儒者則以荀子為代表,認為天道是沒有意志但有道理。他還認為人不必遵循不存在的天意,但是可以研究天理,並且發現其中的規律為己所用。

不得不說,春秋戰國時候那幫知識分子的水平比起後世的儒生實在是太高了……

趙楷想到這裏,只能一聲嘆息,然後問眼前的幾個儒生,“你們實話和朕說,你們是相信有天命,還是相信天地不仁?”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啊!

因為趙楷畢竟是一個帝王……當著一個帝王的面說沒有天命,是不是有點大逆不道了?

“官家,臣相信有天命!”蕭不言第一個回答,“而且也必須有天命,否則儒何以勝佛?”

這家夥到底是遼人,太知道佛教泛濫的危害性了……雖然他自己也燒香拜佛!

虞允文點點頭,贊同道:“臣也相信有天命……若無天命,我儒學何以教化人心?何以勸人向善?何以阻人為惡?何以傳道護法?”

天命就是戰鬥力啊!

荀子的“反天命”觀點也許是對的,但是沒有了天命這面大旗,儒家就無法凝聚人心,更別提和其他的派別進行鬥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