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沒有人能在趙桓逃走前打敗他!

洪武九年七月初十,江都皇城,崇政殿。

一場對誤國賊李綱的批鬥,正在進行當中。

“李綱誤國啊!守江必守淮……豈有棄淮河而守長江之理?”

“李綱何止有棄守淮河之過?他還將十萬大軍分在了兩處……分兵則弱啊!這麽簡單的道理,他怎麽也不明白?”

“唉,趙文正公若在,事必不至於如此!”

“是啊,李綱不如趙文正多矣……可如今大宋已無趙文正,當如之奈何啊!”

這群大臣在批鬥李綱誤國的同時,都懷念起那個被趙桓當成“趙匡胤第二”的趙明誠了。以為趙明誠不死,就能破解現在這個死局了。

趙桓聽了他們的話,心裏真是愧疚難當啊!

他愧疚什麽?因為他也要為趙明誠之死負一定的責任的。

早先他因為懷疑趙明誠要當趙匡胤第二,所以有好幾年天天在宮裏咒那個趙明誠,還偷了女兒們的布娃娃,貼上趙明誠的生辰八字拿繡花針紮來著……現在好了,把自己的股肱重臣“咒死”了,沒人幫著抵擋趙楷了。

趙桓愧疚了一會兒,忽然又想道:可是……朕也曾經詛咒趙楷那個亂臣賊子來著!在宣和之難前,朕就請高人做了人偶,貼上趙楷那廝的生辰八字,天天拿針紮腦袋,咒他魂飛魄散,咋就一點不靈驗呢?難不成趙楷真的是勞什子天選之人,是“防詛咒”的?

想到這裏,趙桓只好長嘆一聲:“這可如何是好?現在金陵府只有五萬陸師,怎麽守得住那麽長的長江沿岸?”

“官家,”左樞密使何粟這個時候站出來對趙桓道,“臣有上中下三策,可解當今之難!”

“快快說來!”

何粟道:“上策是匯集江都城中諸軍和瓜州水軍,沿江西進,與金陵大軍會師,可得水陸之兵十五萬,憑江死戰,勝負猶未可知!

中策是急令李綱退守鐘山城和幕府山城,憑借山險,牽制北軍。同時臣再親督水陸之軍沿江而進攻打北軍的江北大營,迫敵回援。

下策是急令李綱棄守金陵,退往鎮江府,與江都隔江呼應,是為犄角……”

趙桓聽了何粟的建議,心裏就更懷念趙明誠了。

何粟的三策根本沒有一點可取之處啊!

合兵十五萬憑江死戰看著好像不錯,可是現在戰與不戰的主動權不在南宋,而在北宋。

一旦趙桓將江都的軍隊都帶去金陵,趙楷就能順手去了江都,然後傳檄而定兩淮。

兩淮一旦為趙楷所有,荊湖方面就會崩盤……荊湖之後就是江南西路!

用不了多久,趙桓就只剩下江東、兩浙、福建、兩廣了……可是靠這些地盤,趙桓的吳國(南宋)還能繼續支持下去嗎?答案肯定是不能!

而讓李綱退守堡壘,由何粟率領十萬水陸之兵西進送死……哦,在趙桓看來就是送死!

因為趙楷如果自己過了江,留守江北的必然是嶽飛!這些年撲在嶽飛手裏的金國名將不知道有多少,你何粟憑什麽打敗他?

至於棄守金陵……情況和棄守江北差不多,甚至還有所不如。因為鎮江、江都隔著長江,真的能南北呼應互為犄角?可別搞成各自為戰!

正在趙桓不知道該說什麽是好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然後就看見知閣門事曹勛氣喘籲籲的從外面進來,一臉的慌張。

“曹勛,出了甚事?”趙桓知道事情不妙,問話時候的聲音都抖了。

“官家,剛剛得報,和州的北軍正向江都這邊大舉而來!”

“什麽……”

曹勛一句話差一點沒把趙桓給嚇背過氣兒去,整個人還在禦座上面搖了搖,看得伺候在左右的禦藥院的內侍好一陣緊張。

不過現在的趙桓受得打擊太多了,神經也有點兒粗壯了,所以只是搖了搖,並沒有倒下。

看到趙桓沒有倒下,崇政殿內的臣子們終於稍稍松了口氣兒。

左樞密何粟連忙追問道:“曹知閣,密院軍報帶來了嗎?”

前線的軍報當然是送到樞密院的。曹勛是知閣門事,掌朝參、朝賀、上殿、到班、上官等儀範。現在崇政殿上正在舉行朝議,所以密院得到緊急軍報後,就派人遞給了曹勛,由他往崇政殿裏面送。

“帶來了,這就是。”曹勛連忙將一份手抄的軍報遞給了何粟。

何粟接過軍報一看,眉頭就緊皺起來了。

“怎樣?”趙桓問,“來了多少北軍?”

“不知道……應該很多!”

趙桓又問:“帶兵的大將是誰?是不是天策將軍?”

“不知道……”

趙桓眉頭大皺,“你怎麽一問三不知呢?你個左樞密怎麽當的?”

怎麽說三不知?何粟心說:明明只有兩不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