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發現韓世忠一個!

在黃河北岸的浚州境內,倚著黃河河道有一座算不得高,更算不上大的名山,名曰大伾山,又名黎山。浚州首縣,赫赫有名的兵家必爭之地黎陽就應此山而得名。

在這座大伾山的腳下,則有一座建成不過十年的大型永系浮橋,名曰天成橋。這座天成橋並不是直接跨過黃河通往黃河東南岸的,而是通往位於黃河河道當中的一座名曰居山的小山頭。居山之南還有一座名曰升功橋的永系浮橋,通往黃河東南岸位於滑州境內的汶子山。而天成橋、聖功橋合在一起又名三山浮橋。

三山浮橋和黃河西北岸的大伾山,距離黃河河岸稍遠一些的黎陽城還有黃河東南岸的滑州白馬城,以及孟州廣武山到三山浮橋之間的黃河河道,一起構成了開封府的北大門。

如果這一線,特別是三山浮橋不守了,那開封府可就馬上要面臨金賊的大軍了!

而在宣和六年十二月底的時候,在大伾山腳下,守著天成橋的入口,新設了一處宋軍營寨。

這處營寨卻和常見的宋軍營寨大異其趣。

宋軍的營寨,大多紮得非常嚴謹,都是實打實的硬寨。壕溝既寬又深,壕溝後面還設立防馬的寨柵,寨柵後面還會用夯土壘出女頭墻,墻上還會插上叉排木。而這些壕溝、寨柵、女頭墻都是留出許多缺口和通道,可供守軍隨時進出對前來圍攻的敵人發起逆襲的。而在打防禦戰的時候,這些缺口通道,又會用塞門刀車堵上。

如果把守天成橋西北口的宋軍紮出這樣一個硬寨,背靠黃河,擺出一副嚴防死守的架勢。

那麽南下的金賊一時半會兒還真拿不下來。這種硬寨靠人命去填可不是辦法,得打造攻城器械。光是這些器械,沒十天半個月的就造不好……

可是這處位於宋軍營寨,卻設得非常散漫。壕溝既窄且淺,寨柵也是草草了事,而營寨紮得也不密,營中留出的空地很多,給人一種空空蕩蕩的感覺。

當然了,這處營寨紮也不算不合規矩。因為這座營寨並不是步寨或是步騎混合的營寨,而是一處騎營。

騎兵作戰講究的是機動靈活、進退自如,一般是不會自討苦吃紮硬寨的。而且騎兵一般也不會攜帶大量用來紮營的器械材料,想要紮出一個牢不可破的硬寨也很困難。況且這支駐紮在三山浮橋北面的騎兵,還是臘月下旬,眼看著要過大年的時候,被大宋朝廷從好好的大名府城內調到浚州堵金賊的……

這可真有點欺負人了,合家團圓的大年不讓過,強逼著出兵,而且也沒發下多少賞賜物例。

這7000來自西北的騎兵肯跟著梁方平梁大官開出大名府城,一路急行軍到浚州大伾山腳下布防,已經很給面子了。

誰還能逼著他們不顧趕路的辛苦,不顧天氣的寒冷去修什麽硬寨?

而且修了硬寨之後呢?金賊打過來了,大家夥兒還真的要憑寨死守嗎?

這不是要坑死人嗎?

奉命率領7000騎兵從大名府開過來的威武軍節度使,捉殺制置使臣梁方平,還有大名府都統制,寧州觀察使臣王淵都是帶兵多年的宦官和將領,也許不知道怎麽打勝仗,但是撫軍的本事還是有的,知道該怎麽哄好下面那群兵卒……而且也知道該怎麽應付差事,上面又沒說要死守黎陽,也沒說要死守浮橋,更沒說要和金賊野戰。

既然如此,何苦拿命出去拼?

另外,今兒已經是大年三十了,大軍在外也得過年啊!

大家夥都辛苦了一年了(在京東、河北捉賊),大過年的還替官家來守三山浮橋,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讓金賊給剁了,還不趁著現在吃點喝點?

所以從昨兒小年夜開始,梁方平梁節帥就下了命令……從小年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大家夥兒緊守營寨即可,不必派出遊騎硬探去黃河兩岸搜索了。全軍上下,好好的在野外營地中過個年。

為了讓大家能過好這個年,梁方平、王淵他們出兵的時候,設置連塞門刀、床子弩、拒馬槍這些紮營防守的器械都沒帶,隨軍的車輛上裝著的都是好酒好肉。

不得不說,梁方平和王淵這兩個大官的為人還是很好的,很知道關愛下屬的。

而梁方平軍中除夕夜的軍官年夜飯,更是從中午就開始了。軍中準備將(營部將的副手)及以上各官,現在都聚集在梁方平的中軍大帳裏面,一塊兒喝酒吃肉,席間還有從大名府帶來的官伎相伴……雖然在軍前,但是這個年過得還是挺肥的。

大家夥而正樂呵的時候,大帳外面突然響起了拉長“報”聲,然後就看見一名小校撩開簾子,從外面連滾帶爬的就行來了。

梁方平正一邊摟著一個官伎,在那兒喝著花酒,瞧見有人大呼小叫的從外面闖進來,就很有點不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