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吾雖慫,然吾最懂抗金之法!

趙佶幾乎被長子的話給逗樂了,大宋的官家能不猜忌武人和宗王?這個長子之前仿佛變聰明了,現在看起來還是個傻的。看來把大位傳給老三還是對的,要不然大宋非給老大折騰沒了!

“大哥兒,”趙佶笑吟吟的看著長子趙桓,“既然你相信三哥兒的器量,何不自領兵去助他抗金?何必讓五哥兒為難?”

趙桓苦笑道:“父皇,孩兒雖然最懂抗金之法,但是卻沒有抗金之膽啊!三哥兒為人雖然莽撞了一些,但是他膽略和武勇,卻是遠勝於除太祖皇帝之外的本朝任何一位先帝。領率土之臣抗金保國之事,非他莫屬。”

趙佶還是不信兒子的話,看著趙桓道:“依你之言,三哥兒的膽略、武勇都超過太宗皇帝了,那金賊又算得了什麽?還用得著咱們相幫嗎?”

趙桓搖頭道:“父皇您有所不知,這金賊之國的人口雖不及我朝十分之一,財入更只有我朝數十分之一,但是其軍戶國族卻多達15萬戶上下!

以一戶出一正兵計,金人的國族正兵就在15萬左右。如果再加上阿裏喜輔兵、漢兒仆從軍、屬國番部兵,這金國擁有的可戰之兵當在50萬上下!這可都是實數,沒有闕額虛頭的。而我朝的精實之兵又有多少?我朝是沒有軍戶國族之說的,兵丁全靠招募,養兵都靠軍餉……以國家如今的財力,又能擠出多少錢糧來養兵和用兵?又能養出多少精兵?這精實之兵的數量,恐怕很難超過50萬吧?

我朝之兵不如金賊強悍,也沒有金賊那麽多的騎兵,將帥也不似金賊將帥久經戰陣,數量再落了下風……這抗金之業著實艱難啊!若無我等兄弟相助,只靠三哥兒一人,莫說北復燕雲了,就連招募訓練50萬可戰的精實之兵的花銷,他都沒地方去籌集。

以金賊南下之前朝廷的財力,能養多少精實之兵?即便下面的人不吃空額,能有25萬之數嗎?”

原來他是真懂啊!

現在的趙楷雖然在開封府風風光光的當了官家,有了富麗堂皇的宮殿,有了堆滿財貨的封椿庫,還有了自己的專屬“校花團”。但他同時也背下了大宋朝的歷史包袱,不可能大刀闊斧的改革軍制搞府兵制了。

大宋朝廷的文武百官肯定是堅決反對搞府兵制的……他們這幫士大夫地主本來好好的統治鄉村,和皇權共天下。當然不願意再來一群持刀的士大夫來分一杯羹了!

而遷居到開封府的禁軍官兵對分配土地的事兒也沒多大興趣,拿鄉下的土地哪兒有拿開封府的房產香啊!如果只在開封府周遭給他們分些土地,他們倒是樂意的。可問題是,開封府周圍才多少土地?能分出多少戶府兵?

而沒了府兵制這個“低成本快速暴兵”的路子,趙楷就只能拿錢糧去募兵了,而他又有多少錢糧可以支配呢?

如果趙楷想打造一支50萬人的龐大新軍,光是招刺物例(安家費)就不會少於5000萬貫……如果再加上裝備和訓練的開銷,一個億沒準都能花出去。然後每年還得付出巨額的維持費用,真打起來還得用大額的賞賜去激勵軍心,還得拿出海量的錢糧砸在後勤這個無敵洞裏面。

這林林總總的開銷加在一起,一支50萬人的精實能戰的新軍所要花費的錢糧,遠遠不是大宋朝廷在宣和七年前的財政狀況可以負擔的……

趙佶被趙桓這麽一說,也覺得事情有點嚴重,於是就問在場的高太尉,“高俅,你是三衙管軍之首,你和朕說實話,以朝廷如今的財力,能養多少精銳敢戰之兵?”

“這個……”高太尉哪兒回答得了?你要問他蹴鞠的問題,他能滔滔不絕吹上幾個時辰。兵事?他懂個屁!

“父皇,”趙桓知道高俅答不出來,於是就笑著插話道,“依著本朝的軍制,真正的精兵不是靠三衙管軍管出來的,也不是靠兩府相公治理出來的……而是靠能帶兵打仗的官家親歷親為才能帶出來!三哥兒總算是個能帶兵的官家,所以只要咱們可以幫著他從東南多籌點錢糧,再組織一些偏師走海路北上去牽扯金賊的兵力,他總能守住中原的,也許還能慢慢的把河北、河東,甚至燕雲失地也收回來。”

“等等,”趙佶眉頭皺了又皺,“大郎,你說咱們還要幫他從東南籌集錢糧?這事兒不該由朝廷的官員負責嗎?”

趙桓笑道:“官員哪兒能和父子兄弟相比?況且……兒臣覺得這開封府終究是難逃被圍的。他手頭才多少可戰之兵?用得再好,也抵擋不住十數萬金賊,況且金賊還有增兵的可能。

而一旦開封府被金賊包圍,東南財賦之地就得由太上行宮來管了。到時候父皇可以讓年長堪用的皇子們分鎮各州,以督促地方官員為朝廷多多籌錢籌糧。因為等到開封府解圍之時,三哥兒會需要很多錢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