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不愛錢、不惜死、不好色的高太尉!

在一場宋國這邊不為人知,而在金國這裏卻被吹上天的易水大捷之後。宋金之戰就進入了一個長達數月的停滯期了。不僅戰局完全停滯不動,連兩邊的議和也因為秦檜被斬殺和趙構被扣留而停滯了。

在戰事和議和停滯的同時,宋金兩軍都開始沿著大宋的河北、河東邊境調整起了布署。

這場宋金之戰是從宣和七年十月開局的,眼看著都到了靖康二年……就是傻瓜也知道,這場戰爭極有可能會打成一場勢均力敵的持久之戰。

所謂勢均力敵,就是交戰雙方誰也占不了絕對優勢,也沒有哪一邊能完全掌握主動……這意味著雙方都得考慮攻守平衡,全攻全守的打法已經不合適了。

而要攻守平衡的打持久戰,之前一直集中兵力猛打猛沖的金兵就必須將主力往後縮,同時以少量兵力駐守前沿各個重要據點。

另外,金國方面還需要將高度集中的主力部隊分成兩路,分別布署到南京路和西京路……當然了,這也是避免吳乞買派和粘罕派在前線發生沖突的一個好辦法。

在“易水大捷”後的第六天,由吳乞買主持的清州會議,就做出分兵把守西、南兩京,同時控扼雁門山、拒馬河以南要地的決定。

根據這個決定,大太子粘罕將會繼續擔任右副元帥,並統領六個萬戶(粘罕親領一個萬戶,阿懶、希尹、余睹、阇母各領一個萬戶,韓企先晉升西京路漢軍都統)移駐西京路,並控扼雁門山以南的雁門縣城、繁畤縣城,以及雁門山各處山口,以保持對宋朝河東路腹地的威脅。

而因為斡離不之死而空缺的左副元帥一職,則由阿骨打的三子,人稱金三太子的完顏訛裏朵接任,並統領六個萬戶(斡本、訛裏朵、兀術各一個萬戶,原屬斡離不的萬戶由阿魯接管,也歸完顏訛裏朵節制,再加上耶律五馬和韓常的兩個萬戶),駐紮在拒馬河兩岸,並且控制著拒馬河南岸的雄州、霸州、莫州、清州、信安軍、保定軍和滄州北部(放棄了滄州南部)等地。

而完顏斜也死後空缺的都元帥一職,則繼續空缺,吳乞買這個皇帝則移駐到南京析津府城內,親自節制蒲魯虎、阿懶、勃吉、蒲家奴、郭藥師、劉彥宗等人所管的六個萬戶,縮在析津府周圍。

另外還有兩個萬戶則被調去了遼東、遼西,由完顏阿骨打的第六子完顏訛魯觀和耶懶路完顏部的首領完顏阿思魁統領。

至於空缺的諳班勃極烈人選問題,則根據完顏吳乞買的建議,將會在和宋朝的戰爭告一段落之後,再召開各女真、渤海、奚部猛安都帥及各萬戶都統會議進行推選……

而在另一邊,大宋官家趙楷也針鋒相對,開始調整布署,將原本鎮守真定府的劉韐調往太原,並委任其為河東宣撫使,同時還在河東路宣撫司之下設立了並代路、府麟路、澤潞路、石隰路等四個權限極高的鎮撫使。其中最重要的並代路鎮撫使則由劉韐兼任,府麟路鎮撫使則由折家將的首領折可求擔任,澤潞路鎮撫使則由宇文粹中的弟弟宇文時中出任,石隰路鎮撫使則由種師道的弟弟種師中擔任。

另外,河東路轉運使司、提點刑獄司和提舉常平司這三個衙署都被暫時撤銷,所管之事,由宣撫司和鎮撫司分別接管。由此便在河東前線形成了“宣撫司-鎮撫司-府州軍-縣監”四級軍政管理體系……這可是大宋開國以來,朝廷對地方前所未有的放權!

同樣的放權也出現在了河北路,只是放棄的程度有所不同。河北這邊並沒有設立宣撫使司,因為趙楷本人就駐紮在大名府,河北軍務當然由親征行營總管,沒有宣撫司存在的必要。

但是在親征行營之下,還是設立了真定府路、中山府路、高陽關路、大名府路等四個鎮撫使路。並且提拔宗澤為北京留守(北京大名府),親征行營使,兼任大名府路鎮撫使……算是讓宗老爺子取代了李綱,成為了輔弼趙楷這個大官家臨陣討賊的諸行營使之首了。

此外,真定府路、中山府路、高陽關路等三路鎮撫,分別由韓世忠、何灌、黃無忌等三位武將出任,算是將防線全面北移。

雙方布署調整可都是大動作,涉及到幾十萬大軍的調度,以及海量的物資轉運,甚至還涉及到地方軍政系統的重建——宋朝的軍事孱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過於細碎和低效的地方軍政系統。

雖然這套旨在分散權力,使各方面互相牽制,從而保證中央權力的軍政管理體系很好的杜絕了軍閥割據的危險。但是實在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打仗可不是軍隊一家的事兒,得最大程度的動員民眾參與啊!且不說地方豪強如何,這地方官要是磨洋工、不合作,那什麽宣帥、閫帥的都得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