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找個不靠譜的攝影師

姜小軍也有可以推薦的攝影師。

但是比起杜柯峰要明顯差一個档次,所以就沒辦法開口了。

而且他也能理解徐怪。

徐怪、周龍星、劉福榮、古少龍……甚至包括王晶,他們都是港圈的代表人物,他們非常憂心香江娛樂圈的發展,用自己的方式來延續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東方好萊塢。

他們盡可能的讓港圈那批人能有口飯吃,不至於窮死街頭。

人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曾經紅極一時的某某某,只能住多少平的小房子,只能靠領社會救濟金過活,卻忽略了大批的娛樂產業鏈上幕後人員。

紅過的人最起碼紅過,一般都有積蓄,而幕後人員從來都沒闊綽過,還要養家糊口。

如果一年不開工,兩年不開工,真的就揭不開鍋了。

“咳咳,攝影我打算找年輕一輩來做,美術也是,希望能夠給電影增加一些年輕人的流行文化。”林冬最終還是忍痛拒絕了徐怪。

對不起,我的目的是為了虧錢。

你如果非要我幫忙扶持一下港片,我大不了回頭投資幾部就是了,反正現在港片式微,說不定還真的可以賠到錢。

但是《新蜀山》是林冬自己執導的第一部影片。

被他寄托了“厚望”。

也可以稱作是一種嘗試,是為了將來自產自銷自賠的一種開拓實驗。

他要盡可能的賠錢成功。

徐怪皺著眉頭想了想,最後還是同意了林冬的說法。

沒辦法,林冬是導演,是制片人,是老板,他們一個監制一個編劇,真的沒辦法和林冬抗衡。

再說林冬的說法也不無道理。

他倆都老頭子,主創團隊裏多一些年輕人也是好事。

電影的未來還是要落到年輕人的身上。

港片良莠不齊,青黃不接,一方面是因為時勢的問題,大環境造就了港片沒落,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對下一代電影人的扶持不夠。

老一輩的電影嚴重同質化,而年輕人沒有成長起來。

吃完飯,姜小軍拿出了自己改了好幾版的劇本,在林冬和徐怪的幫忙下,進行第一次的修改。

這類修改以後還會有多次。

甚至還要拉上攝影、美術、特效,等各方面的人來進行討論。

林冬在裏面偶爾會使一下壞。

但也沒辦法太明目張膽,畢竟徐怪和姜小軍都是電影方面的行家。

如果你沒辦法拿出正當的理由,可以說服徐怪和姜小軍,系統也不會放任林冬胡搞,畢竟它也有一套審核機制,太爛的片子根本不符合投資標準。

萬一搞的太爛,到最後人家系統不投了,難不成林冬拿自己的錢硬著頭皮上。

關於新銳的攝影師,林冬也只是說說而已。

攝影師行業對經驗要求比較高。

入行多年,三四十歲了也可以說新銳。

而林冬想要的其實是也不是真正有本事的新銳,他打算找個學生仔充數,只要不是一竅不通的那種,總不至於因為一個攝影師項目就GG了吧。

而學生哪裏去找呢。

也非常的簡單,北電就有。

攝影系自1950年北電成立之日即已設立,是絕對的王牌,但也是絕對的難考,是北電三個最難考的三個專業之一。

82年畢業的張略、顧常威、侯庸、穆德源,號稱國內的四大攝影大師。

如果想找最優秀的學生,不管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林冬都可以隨手點,點到誰誰都不會拒絕。

不僅僅是因為克萊斯特的名頭,還因為攝影系的系主任是王征。

沒錯,就是被林冬視為封疆大吏的王征,那個拍戲拍到自閉,最後又被林冬鼓勵著去拍《妖人傳》的王征老師。

林冬和他多鐵的關系啊。

說句不誇張的話,林冬就是王老師的恩主,在古代是要以死相報的大恩人。

讓王征送兩個最好的學生過來,分分鐘的事情。

但是林冬絕不會走這一條路。

因為他想找的絕不是所謂優秀學生——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挑不起大梁,北電學校裏有不少那種有了十來年實操經驗,最後覺得進入瓶頸,又跑去學校進修的人。

周勃當年就是這樣的人,雖然他只是一個北電的大專生。

他也不是找最差的那種,不然的話,可以另一個今年剛考進來的本科生,攝影機都扛不好,拍出來的東西鐵定會很渣。

但是那種會被人一眼看穿。

他要找的是那種有一定實操經驗,但又不那麽靠譜的人。

就是幹活也能幹,但絕對幹不好。

這樣的人只能他自己去明察暗訪,和王征講講不明白。

不過,林老板現在也不是透明人了,出演過多部電影,要說走大街上可能有人不認識他,這很正常,但是相關行業的人,不可能不認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