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四五(第3/4頁)

沈河咳咳兩聲:“這說明先生駐顏有術啊。”

沈江又說:“哎不過先生既然生得這麽好看,為什麽還不娶親,就跟在大哥身邊呢?難道他……”

沈河:“咳咳咳咳。”

沈江終於察覺不對,回頭一看,沈遊和晉曉就站在他們身後,沈遊看起來倒沒生氣,只問:“繼續說啊,難道他怎麽?”

沈江喉嚨梗了梗,扭扭捏捏:“難道他……他他他是想等大事既定,讓大哥你多賞賜幾個美人?”

剛說完,沈江就知道自己說錯了,因為沈遊臉色沉下來。

沈江立刻改口:“那先生肯定不是那麽膚淺的人,先生跟在大哥身邊,所圖肯定只是江山穩定……”

然而沈遊的臉色還是沒好起來。

最終是沈河拖走胡言亂語的沈江,順便對晉曉說:“冒犯先生了,我二哥糊塗,舌頭捋不順,還望先生海涵。”

被編排的晉曉卻不是很在乎,說:“無妨,況且你二哥說的也沒錯,某是為社稷穩定,百姓生活安樂而來。”

沈遊垂下眼睛,打量晉曉。

這兩三年,他已經比她高出許多,再不是那個需要仰視她的小孩。

而他也隱約察覺到一點不一樣的心思。

不知道是不是常年軍旅,導致他如今對其他女子就是沒興趣,但一看到晉曉,就……

沈遊喉頭一動,連忙移開眼睛。

過了三天,大軍到雍州城南城門下,守城士兵慌慌忙忙去稟報王榮,其余士兵也是愁眉苦臉,只怕還要再打一仗。

戎人還沒打跑呢,又來個梁州,這種日子什麽時候才能到頭。

果然,王榮立刻下令,緊閉南城門,絕不迎沈遊和梁州軍。

然而這道命令層層下到守城時,梁州軍領將是沈遊、參謀是秦晉曉的消息,如雪花般灑到雍州城。

當是時,雍州城的百姓都湧到城門口,即使《昌平侯臨雍州》這出戲被禁演,但沈遊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他們都相信,沈遊帶著梁州軍而來,絕對不會傷害雍州百姓。

百姓們情感樸素,卻十分真摯,請求守城士兵開南城門。

那些守城士兵,也不如臉上冷靜,當聽說秦晉曉也回來,誰人心裏不激動?是沈校尉和秦先生,這還怎麽打?

百姓堵了一個下午,有一個士兵,把手上長矛一扔:“打個屁,不打了!”

另一個士兵也卸刀:“既然是沈校尉和秦先生,那他們本來也是我們雍州軍的,我不管,我還是沈校尉的兵!”

聲音此起彼伏:“就是,怎麽就便宜梁州那群混蛋了!”

王榮的命令鎮不住底下人,南城門被徐徐打開,沈遊騎馬進來,夾道百姓歡呼不已,守城士兵也都放下武器,沒有一個人攔梁州軍。

消息傳回雍州軍營時,王榮差點沒氣昏過去。

再接到密信,侯策也回來了,王榮當即知道大勢已去,他假做淡定,吩咐其余人等按原來行事,自己卻繞到馬廄。

“將軍。”士兵行禮。

王榮擡擡手,隨後說:“我帶馬出去轉一圈。”

說是出去轉一圈,其實他是想騎著馬就朝軍營外跑去,然而剛沒多遠,他又灰溜溜回來了。

沈遊和侯策的動作很快,梁州軍已經包圍雍州軍軍營!

雍州軍內亂起來了。

王榮焦慮,自己是沒辦法這樣快馬加鞭、光明正大離開軍營,只能偷偷換上士兵的衣服,從屋子後窗翻出去。

他剛跳到地上,便看到兩雙靴子,猛地一擡頭,是當初被他趕出軍營的沈遊!

秦晉曉也站在他身邊,籠著袖子,儼然猜到他出逃的方式。

沈遊渾身氣度沉著,完全脫離三年前的稚嫩感,只看他笑吟吟地看著他,問:“王將軍是要去哪裏?”

與此同時,沈江騎著快馬一匹,對著士兵喊:

“梁州軍沈遊將軍即將接管雍州軍!沈遊是咱們以前的沈校尉,大家不要慌!”

沈河則舉起侯策的令牌:“此乃侯策刺史大人的令牌,見者當如見刺史,刺史三年前進國都述職,被王榮馬國勇竊位,如今知道眾將士不知道當年真相,只要放下武器,侯刺史既往不咎!”

“是沈遊!”

“秦先生也回來了?”

“對,還有刺史大人也回來了,太好了,終於不用聽代刺史的話了!”

有人率先放下武器,引起連鎖反應一般,越來越多人放下武器,沈江沈河則帶著士兵去抓王榮和馬國勇,若有不從者,先斬再論,軟硬兼施,雍州軍內不曾出現能成氣候的反對聲。

一天之內,雍州城主人又換了個姓。

那幕僚杜子衿聽說了,錘了錘桌子。

他倒是覺得自己命不好,大寶押錯了人,與其以後夾著尾巴做人,不如就這樣。

於是杜子衿自盡於梁上。

接下來,還要清算王榮和馬國勇的罪行,這件事侯策自己攬過來,卻主動辭去雍州軍務:“我離開疆場太久,已經不適合重掌軍務,就交給沈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