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3/4頁)

聽她這樣解釋,寧雅略帶無奈,卻還是點了點頭。

佛拉娜沒參與這個話題,騎著馬慢吞吞地跟著,隨口道:“太子和太子妃倒是和和美美的,不像宮裏傳出來的……”

指的是宮中盛傳太子寵妾滅妻,毓慶宮那位先太子妃一步誕下嫡長子的李佳氏側福晉便是佐證。

娜仁沒接她這話,只仰頭望著天邊,天空湛藍,天邊飄著幾朵潔白飄逸的雲彩,地下曠野平原深綠中帶著微黃,一眼望去叫人心都靜下了。

這還不是秋意寂寥惹人悲的時節,娜仁心情平靜,口吻也淡淡的,仿佛在說什麽無關緊要之事:“宮裏的風越刮越猛,你我……保全自身周全吧。”

若此時,身處太子那個位置的是留恒或者皎皎的任何一個,她定然不顧一切,抱著被康熙忌憚的風險為孩子保駕護航,至少在後宮之內,無人能用那樣的手段來算計詆毀。

但太子不是。

太子……對她而言,就好像隔壁鄰居家的孩子,優秀,有不足之處,但都無關緊要。

仁孝皇後當年希望娜仁能夠照顧太子,在宮中保護太子,幫助他、成就他。

她也給娜仁畫過大餅,彼時她自知命不久矣,腹中子嗣在宮中無依靠怕路不好走,給娜仁描畫了不少美好未來。

可惜娜仁全沒聽進去。

笑話,對當時的娜仁來說養一個皎皎就足夠麻煩的了,她要絞盡腦汁地培養教育皎皎,不著痕跡地灌輸自己的想法理念,又要保證皎皎不會成長得為世俗排斥,還得保證孩子不長歪,哪有心思再多照顧一個小不點?

而且……她和太子走得太近,不好。

仁孝皇後沒有辦法,才一退再退,最後只求娜仁如果日後這孩子遇到什麽危機,請她出手保下。

娜仁曾詢問過她,為何覺得還沒出生的孩子日後定會遇到重大危機,乃至需要娜仁這個宮妃出手來保?

當時的仁孝皇後是怎樣回答的呢?

娜仁眯起眼睛想了想,仿佛是說——自古來,早逝元後留下的嫡子,有幾個能夠善始善終的呢?

當時的仁孝皇後並不知道她的孩子會被封為太子,但對這孩子未來會經歷的風雨已經有了預料。

或許她不只托付了娜仁一人,便是康熙也在她臨終時於榻前保證會照顧好這個孩子。

可日後怎樣,誰知道呢?

娜仁望著天邊,微微一笑,笑意不達眼底。

從塞外回京的時候,天氣已經很冷了。

娜仁被瓊枝用厚厚的鬥篷與風帽圍得密不透風,路上作死吹風染上風寒的代價就是這一個冬天她都會被牢牢捆在燒好暖炕熏籠的暖閣中,稍有放肆之意,便會被瓊枝無情的眼刀刺穿。

當然,在她端著酒杯倚著窗,望著窗外紛飛的大雪意味不明地輕嘆:“起風了。”的時候,瓊枝的怒氣值達到頂峰。

“多冷的天還開窗透氣,透氣也就罷了,還守著窗口做,是生怕自己的身子太好,最近過得太如意順心了嗎?”瓊枝柳眉倒豎,看起來兇巴巴的。

她也是四十多的人,平時不顯,這會眉頭一豎,面上的細紋便清晰可見。

笑起來的時候這些細紋是和藹可親,這會就是……嗯,挺嚇人的。

娜仁心尖發顫,慫得鵪鶉似的,完全不敢反駁,低著頭嗯嗯啊啊地答應兩聲,“啪”的一聲將窗子關上了。

真是,方才好不容易凹出來的一點氣質,這會瞬間消散,半分高深莫測不見,只有喜劇感直線上升,叫在旁看著的竹笑忍俊不禁。

她對娜仁的心理素質有數,見娜仁開窗透氣倒是不大著急。

但瓊枝發話了,她也不會反駁就是了。

可憐的娜仁,毫無地位可言。

不過她也還算自在就是了。

宮廷中行事進退講究一個“禮”字,往多說,是禮節規矩。

娜仁算是最放蕩不羈對這些不在意的了,但在外頭偶爾還是要端起溫雅和煦的風姿待人,遑論其余嬪妃。

故而在禦花園裏,聽到兩個嬪妃的吵鬧聲時,娜仁還是很吃驚的。

她微微揚眉,吩咐竹笑:“過去瞧瞧,誰在這裏吵起來了?”

竹笑恭謹沉穩地點點頭,過去瞧了,未一時,來回道:“是敏嬪娘娘和王貴人。”

這兩個?

娜仁微微挑眉,倒沒覺得有太意外。

敏嬪便不是什麽溫柔和順的軟和說,王氏雖在康熙跟前嬌媚溫柔,在娜仁看來也算順從知事,說話又操、著一口吳儂軟語,但真性子裏還是有些潑辣的。

要說這兩個吵起來,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王氏雖然位份略低於敏嬪,但她連續為康熙誕下二子,深受皇恩寵眷,敏嬪雖是嬪位,卻未行冊封禮,這幾年皇恩漸衰,在她面前也不算太硬氣。

走進了一聽,敏嬪頗有些歇斯底裏的意思在裏頭,王氏是滿口軟刀子磨人,沒有太不恭敬的話,與敏嬪比起來,頭腦心性高下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