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六十六顆星(第2/3頁)

周渠不想自找麻煩,只能隱晦地暗示,沒說破像神職人員。

潘義成悠然地笑道:“學生嘛都愛湊熱鬧,穿點當地特色服裝,人家手上戴的是自己編的,沒看談暮星天天在車上編嘛,瞎想什麽呢!”

周渠眼神微妙:“……沒看他在車上編,倒看你臨場在編了。”

一行人抵達祭壇,楚千黎在前引導,她陪同著薩仁,讓村民們逐一上前祭拜先祖。

周渠此時已波瀾不驚,他看向潘教授,淡淡道:“行啦,說吧,為什麽她能主持儀式?你接著編,我聽著呢。”

潘義成擲地有聲:“什麽主持儀式?這是深刻理解宗教工作本質是群眾工作,用群眾工作的思路和辦法開展工作!”①

周渠:“老潘,該說不說,雖然你聽完挺不樂意,但你真適合在我們這種單位工作,不要再琢磨往外跑了。”

“因為我擅長用團結進步、和平寬容等觀念引導信教群眾?”

“不,我就是覺得外面人受不了你這麽白話兒。”

“……”

楚千黎既無公職也非黨員,充其量算項目志願者,確實參與進去沒什麽。

周渠就睜只眼閉只眼,反正當地領導感覺正常,自己也不會主動去說。

當地領導甚至頗為自豪,他還跑到周渠身邊,興奮地介紹:“多看看,多瞧瞧,現在外面原汁原味的薩滿文化很少見,以後薩滿民俗村就主打這個,這是我們當地的民俗特色!”

“這種對先祖的祭拜、對自然的崇拜,全都融匯在服裝和儀式之中,尤其打頭那位外袍最特別!”

周渠麻木地點頭:“嗯,確實挺有當地特色,我們的人居然站最前頭。”

“什麽?”

“沒什麽。”周渠贊道,“確實特別。”

周渠唯恐傷到雙方感情,他不好意思說“外袍最特別”那位是外鄉人,只能靜靜地聽同僚介紹當地民俗文化,偶爾還跟著附和兩句。

多年前,敬畏自然、堅忍不拔的遊牧民族中誕生薩滿,他們在星辰的指點之下來到此處,開始平穩而漫長的村中生活。如今,他們再次啟程,踏上嶄新而充滿挑戰的未來。

雖然楚千黎沒有薩滿信仰,但她還是為村裏主持儀式。

盛大的儀式過後,楚千黎將村裏送她的薩滿外袍脫下,跟談暮星一起去尋薩仁奶奶,還拜托其他人幫忙傳話。

楚千黎輕聲道:“因為我不是薩滿,所以不知道薩滿怎麽選址,但我有看過新的地方,那邊以後會發展得比較好。”

薩仁聽完轉述,她露出和藹的微笑,向楚千黎鞠躬致謝。

楚千黎連忙鞠躬回禮。

薩仁面容慈祥,她笑著說一句,仍是聽不懂的話。

旁邊人解釋:“她說那天提過,她認為指引、幫助身邊人的就是薩滿,所以你確實是薩滿。”

楚千黎一怔。

薩仁見狀,她態度莊重誠懇,再次朝楚千黎鞠躬。

楚千黎趕忙回禮。

片刻後,薩仁蹣跚地走進人群,她開始享受儀式後盛宴,度過在舊址富有紀念價值的歡愉時光。

眾人在嚴肅的祭拜過後,還有熱鬧歡騰的宴會。當地領導及周渠等人同樣在場,欣賞著村民們質樸而熱情的歌舞,就像是簡單的聯歡會。

村中的小男孩甚至都高歌一曲,他唱完後在眾人掌聲中臉紅退場,像是不適應在那麽多人面前表演。

巴圖眼看小男孩又要溜走,他連忙叫住對方,還招呼另外二人:“別走啊,你們都過來,給你們個東西。”

楚千黎和談暮星現在已經換回常服,他們正坐在旁邊欣賞表演,茫然地走到巴圖的身邊。

巴圖早有準備,他拿出三本冊子,分別遞到三人手裏。

小男孩伸手翻開圖冊,發現其中是壯美風光,既有郁郁蔥蔥的草原,也有寸草不生的戈壁,還有黑白相間的雪原,將諸多美景收錄在冊。

楚千黎好奇道:“這是?”

“臨別小禮物。”巴圖環視三人,他雙手環胸,大大咧咧道,“他不是要搬走啦,你們過陣子也換地方,我就說準備點紀念品。”

小男孩就要跟隨村裏搬遷,楚千黎和談暮星考察完此處,同樣要更換鐵路工作路段,陪同潘教授離開。

巴圖不屬專家顧問組,他常駐在工作站施工,要等此段基本建成才走。

小男孩指著其中一幅圖,問道:“這是哪裏?”

“青藏高原。”巴圖一瞥圖畫,感慨地補充,“我當時高反天天都想吐。”

談暮星驚訝道:“這些都是巴圖哥拍的嗎?”

巴圖點頭:“對啊,都是我修過路的地方。”

楚千黎大感震撼,她狂翻圖冊,佩服道:“這完全不在一個地方吧?”

巴圖隨手擼一把小男孩硬硬的頭發,笑道:“雖然我比他還差一點,現在連蒙語都聽不懂,但應該還是有些傳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