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3/4頁)

畢竟便不撫蒙,她也是要長大嫁人有教養嬤嬤、有公主府的。

就很可能,會遇到那起子刁奴了!

康熙腦補,再把小冊子上的內容往好孫女身上一代,連羊肉泡饃都不香了啊。直接皺眉:“好孩子莫緊張,皇瑪法絕不讓你撫蒙的。咱把公主府建在雍郡王府左近,方便你回娘家,也方便弘暉弘昀替你撐腰。”

“你不是還有皇瑪法賜的小金牌?”

“拿上哪個,隨時可以進宮。不管是刁奴還是額駙,哪個使你委屈了,皇瑪法都必定嚴懲不貸!”

知道大侄女被優待,但沒想到優待至此的胤俄:!!!

驚訝之余,也不由為這孩子歡喜。

有皇阿瑪這金口玉言,未來婚事、隆寵都穩了呀。就不知道哪家臭小子這般好運,攤上這麽個鑲金嵌玉的好福晉。

這……

雖然雍郡王府離宮中委實不近,但皇瑪法這番考量也是十足的疼愛之心了。

就讓寧楚格無法不感動:“皇瑪法金口玉言,多少匹馬都追不上哦。十叔為證,孫女將來不但會留在京中,還與府中毗鄰!”

“對對對!”胤俄笑:“大侄女放心,爺聽得真真的,保證能做好這個證!”

康熙又狠狠一眼白過去:“怎麽你小子還沒用完?”

又雙叒叕被嫌棄的胤俄就差嚶嚶嚶給他皇阿瑪看!

只是用膳中,這麽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招數委實不適合。只好大口咬了兩口餅子:“就好,就好。不過皇阿瑪,這些個教養嬤嬤事,您看……”

康熙:……

朕看你欠一頓打,哪壺不開提哪壺!

可好孫女那充滿關切與求知的目光又聚焦在他身上,他也只好皺眉提了一句:“派人徹查,從嚴從重處罰,以儆效尤!就如大孫女所言,公主宗女們為了滿蒙和平已經付出了很多,小小年紀離鄉背井,再沒有讓她們被區區奴才欺負的道理!”

所以,抓一波、打一茬、換一茬,再對公主們安撫一二。

一切依然外甥打燈籠——照舊麽?

寧楚格皺起小眉頭:“皇瑪法慈父仁心,實在是我等為兒孫的福氣。只是這法子……會不會太簡單粗暴了些?”

“治標不治本啊!制度上不改,沒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康熙沉吟:“朕又何嘗不知?只教養嬤嬤制度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弊端確實有,但也著實服務皇室甚多。其中牽連甚廣,怕是廢除不易。”

胤俄在這空档裏,把自己的那份用了個幹幹凈凈。

躡手躡腳地退到了門邊:“說起規矩二字,兒子就不由不多說兩句。嗯,皇阿瑪便打,兒子也說!祖上一代代傳下來的規矩,初衷肯定是為了子孫後輩好。為了家族能發展壯大,每一個子孫後輩都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但時代是進步的啊,皇阿瑪!”

“若墨守成規,紋絲不變。那大清莫說入關了,怕這會子還在東北打獵、撿榛子呢!哪有如今這花花江山?你可別想岔了,倒使了昏招。換湯不換藥的不行,連大侄女都看出來了……”

一瞬,就差那麽一瞬,康熙那剛喝完羊肉泡饃的大海碗,就要砸在胤俄身上。

虧得他手疾眼快,趕在康熙擡手前火速出了門。

讓那大碗磕在了門板上,摔得支離破碎。

只留下一地殘骸。

寧楚格緊張地咽了咽唾沫:“皇瑪法您……您怎麽可以對十叔下那麽狠的手?萬一他躲閃不及,豈不是……豈不是要被您砸死?”

這可是親兒砸!!!

咋下得去手的?

其實也後怕,只繃著沒表現出來的康熙:“朕,朕也是氣極,你聽聽他說得什麽話?虧得屋裏就咱們爺仨,否則明兒禦史台參他的本子摞起來都得有你高!”

寧楚格嘆:“就因為屋中只有咱們仨,十叔才敢直言勸諫的!”

“後面兩句可能,咳咳,是有那麽點僭越。但前面說得確實有道理,墨守成規是不對的。就是好多代先人銳意進取,才有了現在的美殿華府,綾羅綢緞等。便皇瑪法您,不也頂著重重壓力,執意試行人痘法,才有效遏制了天花蔓延,將京城百姓從十室九空的慘境中解救出來?”

“歷朝歷代還都重農抑商呢!”

“皇瑪法您這一個點頭,卻讓內務府諸多小作坊如火如荼。不但創造了大量的利益,還解決了許許多多的用人問題。京城地面上乞丐流民見不到了,整日裏鬥雞走狗的紈絝們也不見了。”

“治安問題又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些個上工掙錢,多了進項的家庭蓋房子、給兒子娶媳婦、送孩子念書識字等,一個變化帶動了千千萬萬個良性變化。靠的,還不是您的高瞻遠矚,銳意進取麽?”

好一番擺事實,舉例子,說得寧楚格口幹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