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2/4頁)

“兒子死遁遠走,對誰都好……”

知道即將分別,皇父想聽的,定然不是這些個虛無縹緲的大道理。胤礽忙又抹了把淚:“自古以來廢太子者眾,而這些前面被萬千恩寵的太子落魄後,卻沒有一個好下場。”

“兒子有幸被皇阿瑪寵愛信重三十余載,卻……”

“如今兒子自知德不配位,誠不敢再對大位有任何幻想。也不願意留下來,被拘束在四角宮墻或方寸莊子上。把一生所學,就這麽白白荒廢掉,也給新太子添堵。所以,多謝皇阿瑪恩準。”

“您放心,不管兒子人在何處,都心向大清。永遠永遠,也不會忘了自己是您的兒子!此一去,再見遙遙無期,皇阿瑪您多多珍重!”

胤礽叩頭,哭著對康熙行了三跪九叩大禮。然後才低著頭,一步,一步,倒退著出了昭仁殿。

這期間,康熙始終沒有擡頭。

良久之後,才喟然一嘆,擦去眼角渾濁的淚。

康熙五十六年夏,五月初三日。纏綿病榻已久的前廢太子,如今的多羅貝勒胤礽撒手人寰,終年四十三歲。原太子妃現多羅貝勒福晉瓜爾佳氏殉情而死。

帝大慟,輟朝三日,親臨梓宮前致哀。

但介於二阿哥生前留有遺言,言自己未有寸功於朝廷。又讓皇父偌大年紀,受白發人送黑發人之慟。悔之,愧之,誠不願因自己故,勞民傷財。

遂請按照滿洲舊俗,火葬,薄葬。

帝雖不舍,但不忍心拂逆愛子最後心願。遂從之,免了百官送行。只讓一眾子侄後輩在京者,瞻仰了下儀容,送了最後一程。然後親手燃了火把。

骨灰暫且安放,待皇上百年之後以親王禮隨葬。其子弘皙降等襲郡王爵,封號理,著其為父守孝三年。

世間再無廢太子伉儷,倒是多了個姓保名成的漢子,與他的妻子石氏。

在元後祭日時又痛失了愛子,皇上傷心不已。直接纏綿病榻,著固倫福襄公主進宮奉藥膳助調養身體。府上格格還小,離不開額娘。無奈之下,公主只能帶著才堪堪十個月大小,剛蹣跚學步的永玥格格住進了宮中。

皇上龍體染恙,無法理政。朝中一應事務等,都暫且交給了幾位年長阿哥。

直親王遠在額爾古納河畔,二阿哥已逝,三阿哥還在圈禁中。諸皇子中,以位居親王享雙俸的雍親王胤禛為長。一應事務等,多采取他意見。由他與諸皇子們商量完,再轉呈皇上。

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便與先太子監國時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如此一來,朝野間自然議論紛紛,皆言新儲位在皇四子。

雍親王府們門庭若市,前來巴結討好者無數。偏王爺禮不收,人不見,一如既往的冷肅耿介。踏踏實實做事的,便不阿諛奉承,也依然會得到重用。反之,便再如何巧言令色,再有怎麽厲害的靠山也依然白搭!

久而久之,品出味兒的朝臣們心下大定,還油然升起那麽幾分歡喜來。甚至暗戳戳祈禱皇上早日將他扶正,讓他來當新太子,未來的皇上。

態度跟幾年前公推太子時,簡直天翻地覆。

讓寧楚格好生驚訝。

還是她家好額駙幫著答疑解惑:“很簡單,無非利益二字。前頭阿瑪風風火火嚴懲貪腐,毫不容情,連自家親眷都毫不姑息。跟皇瑪法的治國理念大相徑庭,已經被優容慣了的官員們自然不想要這麽個嚴厲到堪稱苛刻的新主子。”

所以公推太子時,他的得票數才低得可憐。

“現在為什麽又肯,又真香了?唔,數年比較下,傻子都看得出來,皇瑪法更重視阿瑪一些。所以很多人嘴上排斥,實則心中已經從了。這段時間接觸下來,發現阿瑪並不像傳說或者他們自己臆想的那般,自然態度大變。”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生在終點上。

絕大多數都是從懵懂孩童開始積極努力,兢兢業業一生求個晉升,好更有效、更積極地實現心中抱負。如果可以,誰還不希望龍椅上坐著的那位是個不喜浮華,只認真考量更注重官員實力的呢?

嶽父大人最近的所作所為,讓人看到了希望呐!

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

提及這個,張若淞就忍不住苦瓜臉:“什麽時候,皇瑪法也能想到並做好這兩個字呢?”

別濫用權勢!

自己舍不得兒子,又得不得不放走。就拿他夫人愛女頂缸什麽的,也未免太不仗義!不然您有本事裝病,也有本事將孫女的夫婿、重外孫的爹一並召進宮啊!

正懷抱著小永玥,祖孫倆你一口我一口地用著榆錢餑餑的康熙狠狠打了個噴嚏。

讓小永玥歪了歪頭,伸小手就往他腦門上摸,神色間還帶著幾分心疼:“寒寒?藥藥?”

額娘說,風寒就會發熱,就得吃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