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巨大變化(第2/2頁)

雖然平時的基礎軍事訓練沒有工分可拿,但梁山提供一頓有油水的飽飯,足以叫參與基礎軍事訓練的村中青壯以及少年心滿意足。

不滿足不行啊,參加基礎軍事訓練雖然沒有工分可拿,但表現卻是關系到了他們勞動時的分組。

小組長再怎麽說,同樣的勞動能夠獲得的工分更多。

而小組長,就是通過日常的基礎軍事訓練中,表現優異者擔任。所有人都看在眼裏,想玩什麽走後門的小把戲都不成。

真以為幾乎每天都會在村子溜達一圈的巡視員,是裝點擺設不成?

他們可是接受村民或公開或私下裏的告狀,一旦確認屬實不僅參合的村民要倒黴,就是梁山派員都的倒黴。

最近,梁山派員的工作又多了一項,就是在晚上組織村民識字認字,按照柴大官人的說法就是‘上夜校’。

這樣的活動,引起了一幹文盲村民的相當不滿。

在他們看來,都是一輩子在土裏刨食的貨色,讀書認字幹什麽,實在浪費精力和時間。

只不過,上夜校以及認字寫字的某些標準和要求,直接和勞動所得工分多少,以及以後可能的晉升掛鉤。

達不到要求的,或者幹脆不上夜校的,就等著被梁山的農村體系徹底排斥吧。

同時還涉及到看醫治病,子女上學讀書的因素,就算心中再不爽也只得老實憋著。

柴大官人對夜校十分重視,這不僅僅只是傳播文化知識的目的,還有宣傳理念統一思想的用意。

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有實實在在的利益刺激,加上對好日子的期盼,就算梁山方面的要求再嚴苛,東溪村的村民也的咬牙堅持。

基礎軍事訓練,讓村民們懂得了粗淺的戰鬥之道,同時身體越發強健有力,學會的拳腳功夫不是擺設。

小組勞動模式,讓村民們習慣的配合,知曉了配合的重要性,慢慢改變以往習慣單打獨鬥的行事作風。

上夜校讀書認字,讓村民們開闊了眼界和思想,不再是地主鄉紳說什麽就是什麽的狀態。

最大的改變,還是東溪村建築布局,還有多出來的各類工坊和作坊。

在梁山派員的指點下開窯燒磚,還有鐵器作坊,木器作坊,以及泥瓦工坊一應俱全,在梁山方面派遣的建築規劃人員幫助下,東溪村很快就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房屋改造運動。

不僅只是建設家園那麽簡單,期間還有梁山發下的工分券作為鼓勵,村民的建設熱情更加高漲。

只是通過農閑時間的忙碌,很快東溪村已經煥然一新。

全部都是紅磚瓦房,排列得整整齊齊,看著就養眼舒心。

原本散亂的村子,眼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正方形圍子。

圍子之中縱橫交錯兩條街道,隸屬於梁山的各種商鋪和作坊全在這兩條街道上。

其余地域全是村民的房屋,分成四個格子作為曬谷場,以及村民聚會活動的場所。

村子的土地除了留下的訓練場之外,全部改造成了菜地。

和西溪村相隔的溪水上,也搭建了一座堅固木橋。

通往外頭的道路夯實寬敞,另外還有可以停靠漁船和小貨船的碼頭。

總之,此時的東溪村煥然一新,單看外表比之縣城都不差。

隨著隸屬於村子的磚窯,還有各類型簡陋工坊開工,由水利驅動的工坊成本低得令人發指,東溪村縱橫兩條街道慢慢活躍起來,多了不少外地商人以及走商。

最近,梁山上又派了人員過來,帶著一些古怪玩意,說是要按照通訊器和喇叭之類的玩意,引來村民和常駐商人的極大好奇和關注。

很快,他們就看到了十分神奇的一幕……

在梁山派員所在的院子裏,一連擺放了五個盒子,只需要念動某些奇怪咒語,便是開啟盒子和二十裏外的盒子取得聯系,並清晰通話。

這這這,這可真是神奇!

從此以後,村民們經常能夠看到,梁山派員對著一個盒子說個不停,不了解詳情的外人還以為這廝瘋了呢,為此還鬧出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笑話。

至於喇叭,更是好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