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軍演(第2/2頁)

襄陽方面雖然經濟不錯,可經濟命脈一直都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裏,留給劉備的並不多,也不足以讓劉備軍將士日日操練,最多也就三日一操罷了。

就是如此,劉備軍將士的操練頻率,也算的上很高了。

說起這個,劉備十分羨慕江夏的豐富物資……

不僅糧食出產年年豐收,而且通過打漁以及養殖,還能夠滿足百姓基本的肉食需求,這很了不得。

江夏軍之所以能夠做到日日操練,主要就是肉食供應充足,能夠彌補訓練之時的巨大消耗。

襄陽郡守府也是有樣學樣,可總歸達不到江夏方面的產量,也是叫劉備無可奈何。

當然,其實劉備知曉個中緣故,卻又不好強求。

想要糧食豐產,在這個時代無外乎風調雨順四個字。

恰好,但凡有一定能力的文臣謀士,其神魂力量都足以調動部分天地靈氣,做到小範圍改變天氣的能力。

像是諸葛亮這等頂尖謀臣,甚至可以做到呼風喚雨,長時間改變方圓數百裏,甚至千裏區域的天氣。

可以說,只要劉備能夠動員手下文臣謀士,想要做到治下風調雨順,那是相當輕松簡單的事情。

可惜……

能夠以神魂力量引動天像變化的文臣謀士,基本上都是出身世家大族,起碼也是地方豪強。

他們怎麽可能為了區區黔首的收成,就勞心費力的做那改變天像之事?

說起來覺得叫現代人感覺荒謬,老曹起家時因為軍糧不足,還做過拿人肉充當軍糧的勾當。

可那時,老曹手下卻是有好幾位頂尖以及一流謀臣存在。

只要他們願意,在適當的時候改變一下天氣,老曹治下絕對能夠做到風調雨順糧食豐產,單單依靠治下的稅糧就能夠滿足軍需,可結果……

就是強勢如老曹,也沒勇氣強迫手下頂尖謀臣做那為小民做奉獻之事。

可偏偏,江夏這裏就是個特例……

劉琦手下除了最近投奔的龐統,幾乎就沒有頂尖謀臣存在。

就是一流水準的謀臣都沒有,基本上都是二三流水準的存在,能力不是很強,但是勝在聽話。

劉琦拿出眾多家族收藏,利誘這幫家夥當牛做馬,保障了江夏治下的風調雨順年年豐產。

當然,劉琦也沒有食言,專門開辦了一個小型圖書館,讓手下出了力的文臣和謀臣,按照貢獻值觀閱裏頭書籍,用作提升自我。

效果還不錯……

這時代,能夠讀書有成並且還能蘊養神魂力量的存在,起碼都不是傻子,缺的就是書籍資源。

劉琦開辦的圖書館裏典藏豐富,起碼不比所謂的世家大族藏書要少。

長時間的觀閱和學習,已經有好些個文臣和謀臣,本身能力大有提升,神魂修為也跟著提升不少。

不僅如此,劉琦還允許他們回家默寫譽抄,作為傳家之物。

雙管齊下,江夏方面的文臣和謀臣,那真是任勞任怨,只要哪裏有需要,他們就巴巴跑到那裏保障周圍地域風調雨順。

這一點,也是最叫劉備羨慕的……

他倒是想學,這麽多年的積累,他手裏也保存了不少典籍藏書,可惜啊襄陽這裏顯然不是模仿的好地方。

荊州世家大族集中定居於此,根本就不會允許襄陽方面的文士,模仿江夏同行行事。

所以,別看襄陽和南郡乃是荊州精華,可這兩年的糧食收成,卻是比不得江夏的。

因為最近幾年環境安寧的緣故,江夏方面很少動兵。

說得更確切一點,江夏方面很少動用千人規模的人馬。

要說劉備不好奇江夏軍將士,日日操練的成果那是說笑。

眼下既然江夏主動送上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正好見識見識江夏軍的表現,也好更加堅定他心中的入蜀之念。

“既然江夏軍有意,不如讓關將軍,張將軍還有趙將軍一同前往觀看!”

諸葛亮提議道:“聽聞江夏軍方面,最近冒出了不少的好手,也好叫幾位將軍好好看一看!”

語氣頗有些微妙,劉備心領神會,連連點頭表示認可。

說起這個,他心中也是頗為郁悶的。

最近幾年環境安寧,劉備的基本盤已經穩固,可緊挨著的江夏方面頗為古怪,時不時就冒出一位或者幾位二流水準武將。

別看只是二流武將,可他們才是軍中的骨幹,代表一支軍隊的真實戰力。

總不能,什麽都指望絕世猛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