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唐軍(第2/2頁)

可就是如此,唐軍也是吃足了苦頭,損失也是相當慘重。

若非後續支援及時,加上統帥能力出眾,怕是眼下的情況更加糟糕。

當李恪拿著信物,趕到唐軍駐地的時候,唐軍眼下就是這麽個尷尬處境。

再沒有應對吐蕃軍隊秘法的情況下,想要徹底解決對面的吐蕃大軍,顯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起碼,聽聞消息主動出營接待的唐軍統帥,直接在李恪跟前表露了這樣的心思。

李恪倒是不以為然,他也沒有搶奪對方指揮權的意思。

當過皇帝也做過霸主,自然對軍中事務了然於心。

面對小心翼翼卻又謹慎防備的唐軍統帥,倒是沒有爆發什麽不好的脾氣。

“具體的情況跟我說說吧,我這次過來是幫你們排憂解難的,可沒興趣染指什麽軍權!”

李恪好笑道:“我真要是強行奪權,你們難道還敢反抗不成,想多了吧?”

一番話,說的唐軍統帥和幾位核心將領面面相覷好不尷尬,同時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氣。

他們又不是傻吊,李恪把話都說開了,顯然並沒有奪權的意思,他們也算是以小人之心,度了一回君子之腹。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配合吧。

唐皇李世民將李恪派來,總不可能是和他們開玩笑的吧。

顯然,唐皇不會這麽無聊,行事也不會這麽無腦。

他們將之前的戰事,還有眼下遇到的狀況,以及困難全部都說道清楚,最後無奈表示,要是沒辦法破除吐蕃大軍的古怪手段,唐軍最後只有撤退一途。

當然,唐軍不是沒有打過敗仗,就算撤退也算不得什麽。

唐皇李世民可是打仗的行家,只要了解其中緣由,就不會太過苛責唐軍統帥和一幹將領。

只是,若唐軍主動撤退,會不會助長了吐蕃大軍的氣焰?

若是吐蕃大軍跟著撤退的唐軍,意欲殺入大唐境內可如何是好?

從它國疆域撤軍,和被它國軍隊殺入本國疆域,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

到時候,邊疆地域大打出手,受苦受難的就是大唐百姓了。

以唐皇李世民的性格,絕對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

不說此時的唐軍統帥和將領會倒大黴,吐蕃大軍有秘法在手戰力極強,到時候唐軍的損失可就慘重了。

不管於公於私,眼下唐軍最好的選擇,就是將對面的吐蕃大軍幹翻,起碼也得重創,打得他們不敢有其他心思。

李恪自然知曉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不然也不會巴巴跑來唐軍大營。

一旦消息傳回長安,一些有心人可就坐不住了。

還是那句話,他的身份太過敏感了。

唐皇李世民的庶長子,在嫡長太子和嫡次子全部被廢的當下,李恪這個庶長子的身份格外刺眼。

若是叫有心人懷疑他有染指軍權的想法,那以後就別想安生修煉了。

以前,他還對李世民的掌控能力比較有信心。

可遊歷過一番,看到過大唐境內的真實情況後,他可不會這麽認為了。

世家大族的力量,確實有些過分強悍了。

不然,也不會出現李世民想和頂級世家大族聯姻,人家根本就不搭理的尷尬情況出現。

想想這個身份的便宜祖父楊廣是怎麽倒黴的,就可以知曉世家大族到底有多猖狂。

若是叫某些存在,以為他有了奪嫡的心思,之後的手段可就要層出不窮了。

李恪自然不怕這些,可是怕麻煩啊。

不說旁的,時不時被打擾,那真就是膈應人了。

當然了,李恪既然應下了李世民的吩咐,自然也不會真的袖手旁觀。

對唐軍的處境有了清晰認識後,接下來就是對吐蕃大軍,特別是施展過秘法的吐蕃軍將的了解了。

他並沒有只聽唐軍統帥的講解,特別示意這廝調動大軍,和吐蕃大軍幹上一場,他要混在軍中仔細觀察體會。

這個要求,叫唐軍統帥很是為難,不過最後挨不過李恪的說辭,還是咬牙答應下來。

不答應不行,除非他真的不在乎頭上的官帽,那怎麽可能?

只是李恪這個幌子若是出了意外,估計這廝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想要下定決心也是相當考驗人心的,他刻意安排了相當嚴密的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