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黎山老母(第2/2頁)

絕大部分內家拳武者,都是到了宗師或者大宗師層次,就立即轉修真氣武道,因為真氣武道的修煉更加容易一些。

李恪想要傳下自身的武道道統,並且還能符合自身道門弟子的身份,就不能將自身所修,巫道鍛體術痕跡嚴重的武道傳承下來,而是要傳承更加適合中土大唐的武道道統。

顯然,黎山老母傳下的武藝,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借鑒目標。

……

話說,大唐自從立國以來,就十分重視軍功。

雖然不是大秦的耕戰制度,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幾乎全是從戰場廝殺出來的,哪一個不是軍功赫赫的存在?

李治初當皇帝,自然更加重視軍功,他要拉攏軍中實權派將領麽,所以最近表現出色的西北邊軍將帥,頻頻得到嘉獎還有來長安晉見的機會。

這不,西北邊軍又滅了一個小國,盡管那個小國只有區區一個城池,人口甚至連五十萬都不到,可唐皇李治依舊十分開心,並且再一次招呼西北邊軍出名的大將到長安陛見。

其中,自然就有大放光彩的女將樊梨花!

樊梨花是跟著丈夫薛丁山,一同從西北邊境,來到長安城準備受賞的。

薛家此時已經算是大唐頂級將門,在長安城自然有府邸。

從人煙稀少,環境惡劣的西北邊陲,來到繁華似錦,民生繁茂的長安城,正處於青年期的夫妻倆自然十分開懷。

到了長安後,在家裏好好休整了一番,兩夫妻便迫不及待出門遊玩,這樣的機會可不多。

盡管西北也有大城,可比起人口超過數百萬的長安城來說,還是差了不少人氣。

長安城的繁榮叫夫妻兩沉醉,東西兩市更是叫他們流連忘返,不多時身後的隨從手裏,已經拿滿了各種精巧物事和零食。

當然,人口稠密經濟繁榮,自然也少不了各種紛爭打鬥。

唐朝又是崇尚武風,乃是遊俠兒最後的風光時代,樊梨花和薛丁山夫妻倆,很快就被一出突如其來的打鬥吸引。

其中那位青年武者的強橫武藝,吸引了他們的特別關注。

對面可是十幾位膀大腰圓的壯漢,看他們的出手模樣,顯然也都是練過的好受,在夫妻倆眼中起碼都有西北邊軍悍卒的實力,甚至還隱隱有所配合,戰鬥力就不是一加一那麽簡單了。

可對上那青年武者,就跟小孩子面對大人一般,被三兩下就打翻在地爬不起來。

旁人看不出來,可樊梨花和薛丁山哪看不出來,這青年武者的武藝相當了不得,看似簡單的拳腳威力相當強猛。

夫妻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驚訝。

“這武者武藝相當厲害啊,怕是丁山裏都不是對手!”

“怎麽可能,那廝最多就可能和我打個平手而已!”

“你就往臉上貼金吧,要不你去和那位比劃比劃?”

“比劃什麽,我一堂堂西北邊軍將領,怎麽好和市井遊俠兒對著幹。要是叫旁人知曉了還不笑掉大牙?”

夫妻倆在圍觀人群中小聲嘀咕,卻不想全被那得勝的青年武者聽在耳中。

等管理坊市的官吏處理了打鬥事宜,驅散了圍觀人群後,那青年武者直接跟上了夫妻倆,直接出了坊市。

“閣下跟著我們夫妻有何貴幹?”

樊梨花立即發覺不妥,回頭看了一眼沒好氣問道:“莫不是,還想和我夫妻打上一場?”

“正有此意!”

青年武者哈哈大笑,傲氣道:“剛才聽兩位的說辭,好像都是西北邊軍將領,我正好想要領教一番,看看大名鼎鼎的西北邊軍,倒是是不是吹出來的!”

不得不說,唐初的風氣真心不錯,被一位實力不俗的武者指著鼻子質疑,樊梨花和薛丁山夫婦自然不樂意,可夫妻倆並沒有動用自身的權勢壓人,而是打算比武分高下。

然後,在一幹親兵和家丁的起哄聲中,薛丁山徹底跪了,被青年武者三兩下打得倒地不起,滿臉羞愧趴地上沒好意思起身,這次丟人丟大發了。

“閣下武藝不錯啊,看來還是得到了名師指點,就是不知出至哪家?”

眼見自家丈夫被外人修理,樊梨花不高興了,當即跳出來打算找回場子,事先問一問對方的師承來歷乃是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