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玉牌(“心意到了就行了!”顧鸞...)(第2/4頁)

楚稷看著他們,心底舒暢。

天災不遂人願,但他已救下很多人。

迫於他的“淫威”被迫遷空的幾處地方,正是上一世受災最嚴重的之處。短短幾日之內幾萬人殞命,不知多少人家被滅了滿門。

而後便是饑荒。

在朝廷的賑災錢糧運抵之前,不知已有多少人餓死。

但這回,借著修建行宮的名義,早已有大批錢糧陸續運抵蘇杭兩地,隨時都可調運出去。

除此之外,他還借修建行宮跟戶部要了一大筆錢,這筆錢現下拿來安置災民正合適。

楚稷有條不紊地安排著事情,有他坐鎮在這裏,貪官汙吏也不敢造次。

他一忙就忙到很晚,到了子時,顧鸞覺得困了,便先離了書房,回去就寢。

走進後院的住處,紅稀綠暗兩個正在興致勃勃的議論。

紅稀說:“真是神了……也不知皇上如何事先料到的台風要來,竟做下這麽多準備。”

“可能是欽天監算的吧。”綠暗道,“我聽說就連讓百姓們搬遷的地點都很有講究。台風一來雨也大,好些地方都有泥石流,皇上讓他們搬去的那幾座山倒都沒見出事,安安穩穩的。”

顧鸞腳下頓了頓,沒驚擾她們,徑直走進臥房,腦海裏卻亂成一團。

她想起父親那日稟奏的事,又是修堤壩又是挖河道,分明就是為應對這場水患。

可他召見父親是五月末的事,那時候江浙一帶風和日麗,最多只有梅雨惹人煩。

他如何知道台風要來的?

久違的一股猜測再度湧上心頭,她回憶起之前察覺的一些細微怪事,心跳亂了起來,惹得她呼吸都慌。

又過約莫一個時辰,楚稷終於忙完了手頭的事務,回到房中,神清氣爽地躺下。

他剛閉上眼,忽覺身邊的人翻過身來。

楚稷睜眼:“沒睡?”

“睡不著。”顧鸞坐起身望著他,“我問你個事,行嗎?”

他笑一聲:“問啊。”

顧鸞:“你怎麽提前知道台風要來的?”

楚稷眉心微跳,含笑如常:“欽天監算的。”

“真的?”她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他。

“真的啊,不然呢?”他嘖聲,“總不能是我自己掐指算的吧。”

萬一你活過一輩子呢?

顧鸞這般想著,目不轉睛地又盯了他良久,可他的神色太過坦然。

她皺皺眉,遲疑著躺回去,他伸手攬住她,嬉皮笑臉地問她:“怎麽了?怕我是龍王降世啊?”

“……沒有。”顧鸞只得姑且信了他的說法。

但心底深處,那份猜測卻散不開了。

從前種種俱是小事,一些改變雖來得看似沒道理,但若說是因她而起,好似也說得通。

可這回,是提前預知台風的大事。

顧鸞雖不記得上一世的這一年究竟發生過什麽,但眼下台風襲來,她隱約想起自己二十歲左右的時候,江浙一地好似確有過一場台風。那時她的家鄉受災不算嚴重,但她的父親也提心吊膽了數日,還在寫給她的家書中提起了此事。

顧鸞一言不發地盯著幔帳上繡龍紋的頂子,腦海中胡思亂想著,上演了好一出驚心動魄的故事。

.

不知不覺,冬日已近。

台風摧毀的農田宅院尚不及修整,許多災民仍只得暫時住在各地官員臨時搭建的院子裏。但好在錢糧還算充裕,更要緊的是沒怎麽死人。

――那樣大的一場台風過去,各地報上來的死傷總共只有三百多。若非先前皇帝要修行宮勒令百姓搬離的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這樣的數字說出去怕是都沒人信。

於是在一陣陣寒風裏,原本飽含民怨的罵聲一轉,就成了感激涕零的歌功頌德。

顧鸞在行館裏聽說,民間已有百姓將楚稷傳成了“天神下凡,無事不通”,學子們也很是寫了幾篇文章對他大加稱頌。

她一時興起,差宮人去先前經過的那處書院打聽,那幾位學子果然沒讓人失望,如約寫了文章詩歌贊頌天子賢明。

顧鸞心情舒暢,著人謄抄了數份,又花重金命人稍作修改,編成了易於在街頭坊間流傳的歌謠,短短十數日之內就傳便了蘇州城。

她平日並不太摻和與朝政有關的事,歌謠流傳開來,無人知曉與她有關,連楚稷都是過了許久才偶然聽說原來是她幹的好事,心情復雜地看了她半天:“大可不必吧……”

“讓人誇一誇有什麽不好的。”顧鸞道,“宮中有什麽風吹草動,民間向來都要大做文章。你這回救了這麽多人,憑什麽不讓萬民稱頌?”

楚稷嘴角輕扯,不再爭辯,把她拉進懷裏:“花了多少錢?”

“你別管。”

“我不管,我給你補上。”他摸摸她的額頭,顧鸞抿著笑:“不要你補。總共花了五百兩黃金,你依這價尋塊上好的翡翠,打兩個平安扣給我吧。”